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头晕目眩怎么办?慈济医院中西医专家详解晕眩症治疗方案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1: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头晕目眩怎么办?慈济医院中西医专家详解晕眩症治疗方案

头晕目眩是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扰。花莲慈济医院于4月20日下午举办了一场关于晕眩问题的健康讲座,由多位耳鼻喉科专家和中医专家共同分享了晕眩症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图说:花莲慈济医院于4月20日下午举办“慈医365·健康又幸福”系列讲座“头晕目眩怎么办?解决‘晕眩’大作战”,由耳鼻喉科医师与中医师分享晕眩症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式。

要找到造成晕眩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陈培榕副院长表示,常见的引起眩晕的原因包括“前庭神经炎”和“迷路炎”;前庭神经是连接内耳到脑部的神经,发炎可能使人感到头晕目眩,而迷路炎则是周边前庭及耳蜗发炎。这两种疾病都会造成较严重的头晕,且通常持续好几天,发作时会严重失能,恶心呕吐、脱水及疲倦;尤其是迷路炎还会伴随耳鸣和听力障碍症状,往往使人更难以忍受,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陈培榕副院长指出,前庭神经炎常以急性症状表现,许多病人因剧烈的头晕目眩、甚至恶心呕吐而至急诊就医,除了临床症状,医生也会安排前庭平衡、眼球震颤及神经学等理学检查,并以磁共振成像确认或排除脑干、小脑中风等中枢性疾病。陈副院长呼吁民众若有严重晕眩的问题,建议至耳鼻喉科门诊寻求专业医疗团队的协助,确认状况后找对医生,才能解决天旋地转的困扰。



图说:陈培榕副院长指出,前庭神经炎常以急性症状表现,呼吁民众若有严重晕眩的问題,建议至急診或耳鼻喉科門診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

耳鼻喉科副主任周昱甫介绍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即俗称的“内耳石移位”。耳石是黏着在内耳控制平衡的细小结晶组织,一般在内耳前庭的椭圆囊与球状囊中,且通常是被紧闭包覆在里面,但若耳石脱落,沉積在半规管的管腔裡,就会使人产生剧烈的眩晕感;其中,约90%内耳石移位发生在后半规管,10%发生在水平半规管。周医师表示,内耳石移位的发生原因大部分不明,少部分可能与前庭发炎或头部曾受外力撞击所导致。

健康讲座上,周昱甫副主任与民众分享“耳石复位术”,藉由身軀與頭部姿勢的改變並結合重力作用,讓脫落的耳石從半規管重新歸位到內耳前庭的橢圓囊內。雖然耳石復位的過程可能會有強烈天旋地轉的感覺,但耳石復位術操作簡單、成功率高且危險性低,周醫師建議受耳石脫落所苦的民眾能夠在家中嘗試,若失敗也可以重複施行;或可至耳鼻喉科門診掛號,由醫師協助復位。惟須注意,耳石复位后头部动作不可以太大,避免过度抬头或低头,且晚上睡觉时也要尽量避免躺向患侧。

陈柏呈医师指出,内耳疾病“梅尼尔氏症”不仅会造成眩晕,还可能使人听力受损;诊断依据为至少两次的自发性晕眩,且不随着动作姿势改变而缓解,每次持续20分钟至24小时,甚至出现听力丧失、耳鸣、耳闷等症状。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以使用神经保护药、促血管循环药或前眩晕抑制药等药物控制为主,并建议尽量避免危险因子,包括熬夜、抽烟、压力过大、饮食重咸等;大部分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都能获得症状改善。




图:耳鼻喉科副主任周昱甫以自製模型介紹前庭三半規管構造,並分享「耳石復位術」,教導民眾藉由身軀與頭部姿勢的改變並結合重力作用,讓脫落的耳石歸位。
中图:陈柏呈医师指出,内耳疾病“梅尼尔氏症”不仅会造成的眩晕,还可能使人听力受损。
右图:陈中奎中醫師分享“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中医观点。

花莲慈济医院积极推动中西医合疗,讲座除了有耳鼻喉科医师的专业解析,还有陈中奎中醫師分享“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中医观点,并以中医理论解释不同原因造成的眩晕应该如何缓解。陈中奎指出,如果是因为过于劳累而发作,是“气血亏虚型”,常伴随面唇色白、食欲低下、怕风多汗、易感冒等问题,可以按压“合谷穴”、“百会穴”、“太溪穴”或“复溜穴”等穴位舒缓,或饮用桂圆红枣茶等补养气血的膳食,并建议饮食要清淡,避免冰品、甜食和重口味的食物。

四位中西医师深入介绍了晕眩相关疾病与缓解妙方,陈中奎副主任也现场示范寻找穴位的诀窍,并赠送每位参与民众一包“补气健脾汤”,让大家都收获满满。“慈医365·健康又幸福”系列讲座预计每季举办一场,邀请花莲慈院各专科医师分享健康资讯,花莲慈济医院YouTube官方频道也会定期分享卫教影片,欢迎有兴趣的民众订阅,或私讯花莲慈院FB粉丝专页期望的演讲主题。







图说:陈中奎中醫師示範尋找穴位的訣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