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解读漳汕高铁:打通对外“主动脉” 凸显汕头区位优势
设计单位解读漳汕高铁:打通对外“主动脉” 凸显汕头区位优势
2月4日,漳州至汕头高铁(以下简称“漳汕高铁”)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北起福建漳州,南至广东汕头,与福厦高铁、汕汕高铁相连,将进一步完善东南沿海地区的铁路网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漳汕高速铁路开工现场。汕头融媒记者 陈史 摄
线路概况
漳汕高铁位于福建、广东省境内,线路全长约17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7个车站,其中漳州、漳浦、汕头站为既有车站,其余为新建车站。项目计划建设工期为4.5年。
建设意义
中铁二院漳汕高铁项目总体唐浚哲表示,漳汕高铁的建设对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两大经济区的交流,构建粤闽经济带,深入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项目也是建设汕潮揭城市群和厦漳泉城市群,打造粤东、海西经济增长极,完善粤东地区和厦漳泉地区城际网建设的需要。
技术特点
由于沿线地区城镇化水平高、环境敏感区密集、地质条件复杂,项目团队做了大量方案比选。在绿色高铁理念指导下,项目对环评、水保、用地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减少城市占地和征拆,全线基本采用以桥代路的设计方案,其中广东段桥隧比高达96.3%。
运营预期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漳汕高铁向北可连接福州、杭州、上海等沿海城市,向南可通达华南、北部湾沿海城市。项目建成后,将主要承担中长途高速客流,并兼顾沿线大站城际客流,满足商务、探亲、旅游等多样化客运需求。
区域影响
漳汕高铁北接福厦客专,南连汕汕高铁,对完善汕头区域铁路网格局,推进汕潮揭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有重大意义。项目建成后,汕头将实现1.5小时通达广州,1小时到达厦门,6小时左右到达上海,区域交通优势将得到显著提升。
结语
漳汕高铁的开工建设,不仅将优化东南沿海地区的交通格局,更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随着项目的稳步推进,沿线城市将迎来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