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经济学家解读:LPR连续三月按兵不动
首席经济学家解读:LPR连续三月按兵不动
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已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这一结果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多位首席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LPR为何连续三个月“按兵不动”?
多位专家认为,LPR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主要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政策层面来看,近期政策利率保持稳定,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未作调整,这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LPR报价会保持不变。同时,稳汇率压力加大也是重要考虑因素。受美国基本面强劲、通胀预期反弹等因素影响,近期美元指数维持强势,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走阔至300bp以上的历史高位,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央行需要平衡稳汇率和宽货币目标,短期内降息的必要性下降。
从银行经营角度来看,银行净息差压力是制约LPR下调的重要因素。2024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53%的历史低位,持续低于1.8%的警戒水平。同时,近期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上行,报价行缺乏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此外,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也降低了降息的紧迫性。2024年四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4%,达到年内最高水平,供需两端均有超预期表现。制造业PMI指数连续三个月处于50%的荣枯线上方,房地产销售数据连续3个月改善,这些都表明经济正在稳步复苏。
LPR不变对市场有何影响?
LPR作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的主要定价基准,其变动直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此次LPR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释放了多个信号。
对实体经济而言,LPR不变意味着企业融资成本将保持相对稳定。2024年,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调35个基点和60个基点,降幅较大,带动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企业贷款利率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保持LPR稳定有助于巩固前期政策效果,避免过度刺激。
对房地产市场而言,LPR不变并不意味着政策收紧。2024年12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虽然LPR未作调整,但各地仍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对银行经营而言,LPR不变有助于缓解息差压力。2024年,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经营压力增大。LPR保持稳定,有利于银行维持合理的利润空间,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未来LPR走势如何?
展望未来,专家普遍认为,LPR仍有下调空间,但时机和节奏需要审慎把握。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稳汇率和稳息差内外双重约束下,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运用面临一定掣肘因素,短期内降息概率较低。后续核心关注点在于特朗普对华政策与国内政策应对。在国内经济好于预期的背景下,接下来货币宽松的触发因素,可能更多在于美国加征关税的进程及强度。
中信证券分析师赵诣认为,2025年央行工作会议提及“择机降息降准”,预计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年度视角下LPR伴随逆回购利率调降或仍有空间。考虑到1月票据利率较多回升或指向信贷需求有所修复,预计后续LPR降息的落地时点仍会综合考虑金融数据成色、债市收益率曲线形态以及汇率压力。
东方金诚研究团队则表示,在物价水平偏低,外部经贸环境变数加大,以及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势头还需进一步巩固的背景下,2025年央行会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届时会引导LPR报价跟进下调。
总体来看,LPR政策将在稳增长、稳汇率、稳息差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平衡。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保持LPR稳定有助于巩固前期政策效果,为经济持续复苏创造有利条件。未来,LPR的调整将更加注重时机和节奏,以实现最优政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