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岱青的玻璃艺术:光与尘的奇幻之旅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37:1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岱青的玻璃艺术:光与尘的奇幻之旅

在玻璃艺术家张岱青的作品《自旋》中,一团看似普通的灰尘被旋转成了一个悬浮在透明介质中的“星系”。这件作品不仅展现了玻璃吹制的精湛技艺,更体现了艺术家对宇宙生命的独特思考。作为一位以玻璃为媒介的青年艺术家,张岱青以其独特的空间玻璃艺术闻名,她巧妙利用玻璃的透明度和色彩变幻,创作了一系列与“光”和“尘”相关的作品。

01

玻璃艺术的独特魅力

张岱青的玻璃艺术首先与“光”有关。玻璃最重要的物理特性就是透明,其他如反射、折射、色彩等光影效果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现代工业似乎一直在追求“完美”的玻璃材料——平滑、均匀、完全透明,让玻璃的“身体”消失,成为几乎不可见的物理分隔。岱青反其道而行之,用变形、气泡等种种不完美让玻璃“显现”,充满意外和偶然,揭示出玻璃自身蕴含着的、以及制作过程中注入的生命力。

再者,这些作品与“尘”有关,并未在完全无尘的环境中制作,从而将一小片“周遭”也包裹在玻璃中,进一步凸显了真实的“不完美”。我们通常描述现实世界的词汇“尘世”“红尘”,都暗示着完全无尘的物理环境的非自然特征,而“完美”的超白玻璃如同一块异物,象征着科学世界。

02

现象学的影响

张岱青的艺术实践深受现象学影响。她认为,日常生活中普通的现象,如空气、灰尘、光等,构筑了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些看似平凡的现象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她希望通过作品为观众创造体验,让观众从日常现象中感知不平凡。

在作品《自旋》中,她将玻璃中的灰尘旋转成了一个浮在透明介质中的“星系”。这件作品灵感来源于她对日常生活中的灰尘与宇宙中的尘埃、玻璃吹制的技法与天体的运动之间关联性的思考。星系中的气体、尘埃在引力的作用下进行着自旋,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致使星系呈现盘状。这个成型过程与玻璃吹制中盘子的制作原理相似。

03

空间性的探索

张岱青的作品都是在“现场”展示的,而不是在架上的玻璃盒子中,这样就脱离了被“凝视”的命运,以无意中的“一瞥”回归生活世界。这种独特的空间性让岱青的玻璃艺术有别于作为“对象”的物品,成为总体体验的一部分。

“空间”本是抽象的概念,但当一束光从窗外照进来,灰尘在光线中飞舞,光因尘而显现,尘因光而显现,空间亦随光和尘的显现而显现。我们甚至于可以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作者和观者的手和身体的动作,提示着一个主体与他人共同照见的经验世界。尽管根源于日常,岱青的作品却表现出强烈的隐喻特征,让人从一束尘光中瞥见宇宙的深邃。

04

代表作品

《有关灰尘》系列是张岱青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在这个系列中,她尝试通过不同方式探索和表现灰尘和宇宙的联系。比如作品《墙背后》将灰尘与建筑空间结合,探讨物质与空间的关系;《星云》则将灰尘转化为宇宙星云的意象,展现微观与宏观的关联。

05

艺术理念

张岱青认为,艺术创作应该以“寻常事物”为基础。她选择热玻璃作为主要媒介,是因为玻璃的制作工艺、材料特性,以及历史和观念上的意义都很吸引她。玻璃在高温下会变成糖稀状,可以被塑形,这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而且,玻璃的光学特性也非常独特,能够扭曲我们的视线,形成难以预测的焦散现象。

在构思和落地阶段,张岱青会更多从“场所”(site)的角度思考空间元素。她很少将作品视为一个“物件”,而是将其融入环境中。如果能够事先确认展览场所,她会去做特定场域的装置(site-specific installation)。

06

结语

张岱青的玻璃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艺术理念,在当代艺术界独树一帜。她通过对玻璃材料的创新运用,以及对日常现象的深入思考,创造出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玻璃艺术的魅力,更引发了人们对现实世界和宇宙生命的深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