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雨洁:多动症儿童心理健康管理的关键在于家庭教育
钟雨洁:多动症儿童心理健康管理的关键在于家庭教育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健康管理,不仅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更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情绪管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中医心理师钟雨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多动症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健康管理框架
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其治疗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专业干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并重
对于确诊的多动症儿童,专业干预是基础。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注意力和多动行为,但不应是唯一手段。非药物治疗,如行为治疗、心理治疗、执行功能训练等同样重要。辽宁省妇幼保健院就探索了一套系统化管理模式,包括建立档案、多维度综合治疗、生态环境改善等措施。
家庭教育:父母情绪管理是关键
家庭教育在多动症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钟雨洁指出,家长需要反思自身的养育方式,确保情绪稳定,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陪伴。
学校干预:建立支持性环境
学校是多动症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互帮小组、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等方式,为多动症儿童创造一个包容和支持的环境。同时,加强家校沟通,实现信息共享,有助于提升干预效果。
父母情绪管理:家庭教育的核心
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常见的不良情绪包括无助、自责、苦恼、愤怒等。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管理,会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亲子关系和治疗效果。
认知调整:理解而非责怪
父母需要认识到,多动症不是孩子的“故意捣乱”,而是疾病本身的特点。改变“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转而成为孩子的陪伴者和引导者,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孩子的进步。
情绪管理技巧:学会冷静
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父母要学会保持冷静。可以采用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冷处理、自我暗示等方法管理愤怒情绪。保持冷静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生活调整:寻找平衡
父母需要合理安排生活,为自己和孩子设定合理的相处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求社会支持,必要时可向专业人士求助。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治疗的基础。
实用建议:从理解到行动
建立日常规律:为孩子制定清晰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建立规则意识。
正面激励:多用奖励而非惩罚的方式引导孩子。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
有效沟通:每天至少抽出20分钟与孩子进行高质量的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寻求专业支持:定期与医生、心理咨询师沟通,获取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建立互助网络:与其他多动症儿童的家长建立联系,分享经验,互相支持。
关注自身健康:父母也需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健康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正如钟雨洁所强调的,家庭教育和父母情绪管理是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只有家校社三方形成合力,才能为多动症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包容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