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建筑风貌—园林和古建筑(上)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49: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建筑风貌—园林和古建筑(上)

上海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精美的园林和古建筑。从豫园的亭台楼阁到龙华塔的千年古刹,这些古建筑不仅展现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本文将带您走进上海的园林和古建筑,领略它们独特的魅力。


豫园内仰山堂与卷雨楼。木结构两层楼建筑,下为仰山堂,上为卷雨楼。建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仰山堂、卷雨楼位于三穗堂之后,仰山堂共5楹,以隔荷花池与大假山相望而得名。堂五楹,北有回廊,曲槛临池,可以坐憩观山。堂之上的卷雨楼为曲折楼台,飞檐高翘,精雕细刻,雨中登楼观大假山,有王勃《滕王阁序》中“珠帘暮卷西山雨”的意境。


豫园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


豫园内快楼。双层亭楼,下层为延爽阁,上层称快楼。重修于清同治年间。快楼状若云中楼阁,是景区中的最高点,登楼可览全园。


豫园内龙墙。由五条龙组成,龙头威武,龙身蜿蜒,以瓦作鳞片;整条龙似欲昂首腾飞,穿向云中。塑于清末。


豫园外荷花池旁与九曲桥相连的湖心亭茶楼,被誉为“海上第一茶楼”。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1926年在亭后又添建一长方形水榭亭楼。


嘉定县祁河南岸,旧城中心 法华塔,又名金沙塔,俗名文笔峰,寓有古代祈求科举中试之意。正四面七级楼阁式砖木结构方塔,高40.83,。建于南宋开禧年间(公元1206年)。


金山县松隐镇东北 松隐塔,又名华严塔,因藏华严真经81卷而得名。7层方塔,砖木结构,约50米高。建于1384年。


306、青浦县青浦镇南万寿塔,又名南门塔。7层方形,各层有腰檐平座。建于清乾隆八年(公元743年)。光绪九年遭火灾,现仅存塔的砖墙。


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 龙华塔,建于三国时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重建。砖木楼阁式塔,八面七层,总高41.03米(自底层围廊地坪面算至塔尖)。龙华塔底层塔心室地面与底层围廊地坪面高差0.44米。每层伸出平座围以木栏,以斗拱向外挑出飞檐,出檐甚宽,檐角悬铁马(俗称铜铃)。龙华塔在自身纤细、轻灵、飘逸的基础上,融入了吴越文化,是中外建筑文化合璧的产物。


松江县中山西路西林路 西林塔,原名崇恩塔,曾名圆应塔。高7层,八角形塔身,高46.5米。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重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松江县中山西路 兴圣教寺塔,亦称松江方塔。建于北宋元佑年间(1088--1094年)。楼阁式,砖木结构9层,通高42.65米。底边长6米,有回廊,从下往上每层收缩一柱径(约28厘米),每面3间,正面设壶门,外有平座,栏杆,腰檐,内有木梯相通。

嘉定县南翔镇大街南翔寺内 砖塔。仿木结构砖塔,7层,11米高,塔身八角形。建于公元907—1100年间

松江县天马山中峰 斜塔,又名护珠塔,建于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塔身为八角形,7层高18.82米。现塔身向东南倾斜6度53分。超越意大利比萨斜塔1度23分。

青浦县沈巷镇西南泖口泖塔,亦称澄照禅院塔和长水塔。5层方形砖塔。建于唐代乾符年间(公元879年前后)

松江县佘山半山东麓 修道者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现仅存塔身。据说参与造塔的名秀的道士于塔成后自焚,故以“秀道者”为塔名。

青浦县淀山湖畔。占地面积为80000平方米。建于1979年。系根据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描述而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布置精美的大花园。由“省亲别墅”石牌坊、石灯笼、沁芳湖、体仁沐德、曲径通幽、宫门、“太虚幻境”浮雕照壁、木牌坊等形成全园中轴线。西侧设置怡红院、栊翠庵、梨香院、石舫。东侧设置潇湘馆、蘅芜院、蓼风轩、稻香村等20多组建筑景点。

南市区天灯弄77号 书隐楼。由清代乾隆时(公元1772年)《四库全书》副总裁沈初所建。占地2亩余,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宅共5进,70余间。一至三进为宅邸花园,有轿厅、正厅、话雨轩、十字墙、船厅、戏台及池沼、假山、花圃等;四进为藏书楼;五进起居室为“口”字形走马楼建筑。屋宇雕梁画栋,四周有3.6丈高风火墙。门枋有“古式是训”字碑。

书隐楼内砖雕之一 “献寿图”

南市区文庙路215号 文庙,又称孔庙,是一座祭祀孔子的古建筑群,建于1855年。主要建筑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

共和新路1155号闸北公园 金凤堂。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民国初年的民间建筑,砖木结构,粉墙青瓦,饰以漏窗、砖雕,面积788平方米。院门外有一座青石栏杆的钢筋混凝土平桥越湖通南岸。院门内天井以花岗石铺地,前堂高大宽敞,朱红立柱,青花地砖,花格落地长窗;后院为五开间平房。墙外遍植青桐、海棠、丁香、龙柏、棕榈、盘槐、罗汉松,配植八仙花、黄金条、桃叶珊瑚等花灌木和翠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