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企业如何做到万无一失?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46: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企业如何做到万无一失?

动火作业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高风险作业环节,一旦管理不当,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据统计,近年来因动火作业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给企业和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做好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

01

动火作业的主要风险点

动火作业涉及高温、明火等危险因素,其主要风险点包括:

  1. 焊渣飞溅:作业时产生的焊渣可能引燃周围易燃物,尤其是在动火点下方和周围未及时清理可燃物的情况下。

  2. 易燃易爆气体:作业场所可能存在可燃气体,遇火源或高温容易引起燃烧,当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还会引发爆炸。

  3. 受限空间作业:在通风不良的受限空间内动火,可燃物料蒸气浓度容易积聚,达到爆炸极限后遇火源会发生燃爆,且人员疏散困难,加大伤害风险。

  4. 系统未有效隔离:动火前未将作业系统与周围带有物料的设备设施完全隔离,可能导致物料异常串入系统,引发火灾爆炸。

  5. 人员资质问题:无证上岗或作业人员技能不足,不能满足作业要求,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6. 气瓶管理不当:氧气瓶、乙炔瓶属于压力容器,放置位置不当或距离动火点过近,容易受高温烘烤发生物理爆炸,或因火焰倒流引起气瓶内气体爆炸。

  7. 电气安全:电焊作业涉及临时用电,存在触电风险,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中作业绝缘不良的情况下。

  8. 交叉作业:在动火作业现场从事可能影响动火安全的其他作业,如易燃物料装卸、不同高度间的上下同时作业等。

02

企业落实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风险点,企业需要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1. 严格审批制度:所有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证,明确作业内容、地点、时间、安全措施和责任人,经审批后方可进行。特别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需报更高层级审批。

  2. 现场检查与准备:作业前必须对现场进行彻底检查,清理可燃物,落实安全措施。如需进入设备内部作业,还需进行清洗、置换,确保氧含量和可燃气体浓度符合安全要求。

  3. 安全教育与培训: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同时,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明确作业风险和防范措施。

  4. 现场监护:动火作业必须安排专人监护,监护人不得离开岗位。监护人需具备应急处置能力,能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5. 配备消防器材: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应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一旦发生险情能及时处理。

  6. 环境监测:对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作业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作业过程中实行连续监测。受限空间作业还需检测氧气含量和有毒气体含量。

  7. 设备管理:气瓶使用必须符合安全规范,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作业地点间距不小于10米。电焊机需做好接地保护,一次、二次接线柱处应有保护罩。

  8. 交叉作业管理:尽量避免交叉作业,确需交叉作业时应由专人协调管理,确保作业安全。

03

典型案例分析

2024年5月,麻栗坡天雄新材料有限公司因动火作业违规被处罚。该公司员工余某在进行焊接作业时,未办理动火作业票,现场没有安排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过近,且作业地点距气瓶过近,氧气瓶旁还停放摩托车。麻栗坡县应急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对该公司处以1.3万元罚款。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企业必须严格落实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包括审批、监护、安全措施落实等环节,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

04

最新安全技术要求

随着安全技术的发展,对动火作业的安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例如:

  1. 气瓶使用:必须采取防倾倒措施,乙炔瓶应安装防回火装置。在阳光暴晒、热源辐射及可能受到电击的地方,需采取防护措施。

  2. 焊接设备:电焊机与动火点的间距不应超过10米,否则应将电焊机作为动火点进行管理。焊机一、二次接线柱处必须有保护罩,并做好接地保护。

  3. 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如电焊面罩、工作服、安全鞋等。在特殊环境下作业,还需采取额外防护措施。

  4. 现场防护: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警戒区域,清除易燃可燃物,配备消防器材。在禁火区内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工器具,应按照动火作业进行管理。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企业从制度建设、人员培训、现场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企业还应关注最新的安全技术要求,不断改进安全措施,确保动火作业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万无一失”,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