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制造美学,东莞打造国际制造名城新名片
科技创新引领制造美学,东莞打造国际制造名城新名片
2024年12月26日,东莞正式发布全国首份《东莞制造美学城市IP研究报告》,首次提出“制造美学”概念,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作为“国际制造名城”,东莞不仅在经济规模上持续领跑,更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美学”实践,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
科技创新赋能制造美学
科技创新是东莞制造美学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东莞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创新提升制造品质,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东莞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来自东莞,华为、OPPO、vivo三大品牌手机产值增长13.3%,带动规上工业增长1.82个百分点。这些成绩背后,是东莞在科技创新上的持续投入和突破。
在传统优势产业方面,科技创新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2023年东莞纺织服装服饰行业有1200家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超900亿元,同比增长近10%。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传统纺织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
制造美学引领产业升级
制造美学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更推动了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以潮玩产业为例,东莞凭借优良的制造基础,抓住潮玩发展新风口,转型成为“潮玩之城”。目前,全球动漫衍生品1/4在东莞生产,中国近85%的潮玩产自东莞。2023年,东莞获得中国目前唯一一个“中国潮玩之都”称号。
在家具制造领域,东莞的家具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4,实现了“全球ID 东莞落地”的良好局面。这背后是东莞制造美学的有力支撑,通过设计创新和工艺提升,东莞家具在国际市场上持续保持竞争力。
政策支持构建发展生态
东莞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转型升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发展。例如,东莞搭建“企莞家”服务平台,为3.3万余家工业企业提供惠企政策一站享、免申即享、专项资金申请等服务。同时,东莞还建立了企业走访工作制度,一批批服务专员奔走于项目工地、工厂车间,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东莞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3年,东莞建成智能工厂(车间)113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6407家,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预计到2025年,东莞将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未来展望:从制造之城到美学之城
东莞提出“制造美学”概念,不仅是对自身制造业发展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前瞻性思考。通过将美学理念融入制造业全过程,东莞正在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从“制造之城”到“美学之城”的跨越。
未来,东莞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与制造美学的融合,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东莞还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生态系统,吸引全球创新资源集聚,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制造美学”作为东莞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当地制造业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径,更为全球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随着“制造美学”理念的不断深化,东莞必将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