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疾控教你正确咳嗽礼仪:五步法守护你我健康
上海疾控教你正确咳嗽礼仪:五步法守护你我健康
近期,上海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呼吸道传染病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本市流感病毒活动强度明显增强,已进入高发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握正确的咳嗽礼仪不仅是个人卫生习惯的体现,更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为什么需要咳嗽礼仪?
当我们咳嗽或打喷嚏时,会喷出大量含有细菌或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像一团云迅速扩散,能够把病原体带到2米左右的距离。以流感病毒为例,它在空气中能维持活性半小时左右,在坚硬物体表面可存活2-8小时。因此,正确的咳嗽礼仪可以有效阻断病原体的传播,保护他人健康。
咳嗽礼仪怎么做?
第一步:遮挡口鼻
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手绢捂住口鼻,防止唾液飞溅。避免用双手遮盖口鼻,以免让手部沾染病菌。如果临时找不到纸巾,可以用手肘遮掩口鼻。
第二步:妥善处理纸巾
使用后的纸巾不要随便乱扔,要丢到垃圾桶里。如果佩戴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需及时更换。
第三步:做好手卫生
咳嗽或打喷嚏后,要及时清洗双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进行手消毒。正确的洗手方法是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第四步:佩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建议佩戴口罩。即使在打喷嚏或咳嗽时不需要摘下口罩,但一旦口罩变湿应及时更换。
第五步:保持社交距离
出现呼吸道症状后,应尽量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距离,说话时音量不要过大,避免“唾沫横飞”。
当前形势下的重要性
当前,上海正处于流感高发期,医院门急诊的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的检出阳性率较高。特别是在元旦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加,更需要严格遵守咳嗽礼仪,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此外,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良好的卫生习惯已成为全民共识。咳嗽礼仪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不仅能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还能降低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
养成良好习惯,守护公共健康
除了遵守咳嗽礼仪,我们还应该养成其他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正确洗手;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出时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却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细节做起,用科学的卫生习惯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记住,一个小小的咳嗽礼仪,可能就是阻止一场疾病传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