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杨公忌日”,连“阎王”都忌讳的日子,有啥讲究和禁忌?遵守传统不做四件事
明日是“杨公忌日”,连“阎王”都忌讳的日子,有啥讲究和禁忌?遵守传统不做四件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特殊的日子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和特定的禁忌。明日就很特殊,因为在我国民间就把农历的八月二十七日称之为“杨公忌日”,有些地方也叫它“阎王忌”,说的是这个日子连掌管地府的阎王都是忌讳的。
那什么是杨公忌日,又有哪些讲究和禁忌呢?一起来了解下吧,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做四件事,遵守老传统。
什么是“杨公忌日”?
杨公忌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
相传杨公一生非常乐于帮助穷苦人家,也被称之为“杨济贫”,也因为这个原因,他就得罪了一些有钱有势的人,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其中在杨筠松的一生中共遭遇了十三次被害危机,却每次都因福德深厚而化险为夷。
后来杨公的徒弟们进行了总结,就把这十三次遭遇危险的日子列出来了,而为了纪念这十三次惊险经历,他的弟子们将这十三天定为“杨公忌日”。说的是这样的日子不吉利,提醒后人要注意。
还有另一种说法则与杨家将有关,尤其是杨老令公杨继业的战死。正月十三日被认为是杨家将兵败失散的日子,人们为了纪念保国忠良,把这一天定为“杨公忌”。
杨公忌日又叫杨公十三忌,就是说一共有十三个日子,它们的具体日期分别是农历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
即从正月十三日开始,每个月往前推两天,就是杨公忌日。在过去民间认为这样的日子是大凶的,就连地下的阎王爷也害怕这样的日子,因此也叫它“阎王祭”。
杨公忌日的四大禁忌
在传统观念中,杨公忌日被视为玄空学上的凶日,不适宜办各种大事。其中有四件事尤其不宜做。
其一,不出远门。
在古代,这天不仅不能出远门,就连出兵打仗也不可以,就连官员也不宜上任。这一禁忌或许源于古人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平安的追求。
在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古代,出远门本身就充满了风险,而在被认为不吉利的日子出行,更让人心中不安。官员上任也被视为一件重要的大事,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上任,被认为能为其仕途带来好运。
其二,不能动土、建房、乔迁。
动土建房和乔迁新居在人们的生活中都是重大事件,需要慎重选择日子。在杨公忌日动土建房,被认为可能会带来不好的运势和意外。这反映了古人对居住环境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希望通过选择吉日来确保家庭的平安和幸福。另外这个动土,也包括安葬,以前就有杨公忌日这天不宜安葬的传统。
其三,不能嫁娶、订婚等。
婚姻是人生大事,古人对婚姻的吉日选择尤为讲究。在杨公忌日嫁娶或订婚,被认为会影响夫妻关系和家庭和睦。这一禁忌体现了古人对婚姻的敬畏和对美满婚姻的期盼,他们希望通过遵循传统禁忌来为新人带来幸福的婚姻生活。
其四,不能开业、庆典等。
开业和庆典对于商家和企业来说是重要的时刻,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繁荣发展。在杨公忌日开业或举行庆典,被认为可能会带来不顺利和财运不佳。这反映了古人对商业活动的重视和对财富的追求,他们希望通过选择吉日来为生意带来好运和成功。
虽然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对杨公忌日的禁忌可能不再像古人那样严格遵守,但这些传统禁忌仍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命运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些禁忌也提醒我们在面对重大事件时,要保持谨慎和敬畏之心,认真对待每一个选择。
总之,杨公忌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特殊日子,有着丰富的说法和禁忌。虽然现代社会的我们不必完全拘泥于这些禁忌,但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时,我们可以保持谨慎和敬畏之心,同时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挑战,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