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开发区营商环境再升级,企业点赞“万事好通·能达无忧”
南通开发区营商环境再升级,企业点赞“万事好通·能达无忧”
2025年1月,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南通开发区”)再传喜讯:在2025城市创新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上,该区获评“2024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园区”。这是继2024年9月“万事好通·能达无忧”营商品牌获评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百佳案例”后,南通开发区在营商环境建设领域获得的又一国家级殊荣。
作为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南通开发区从1984年起步时的0.8平方公里江郊渔村,发展成为如今建成区面积184平方公里、云集2.2万家企业、吸引近1/5“世界五百强”落户的现代化新城。在233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中,南通开发区始终走在前列,其营商环境建设经验备受瞩目。
“万事好通·能达无忧”:营商环境建设的南通样本
“万事好通·能达无忧”是南通开发区打造的营商服务品牌,也是其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理念。这一品牌体现了南通开发区在服务企业、推动发展方面的决心和承诺。
为了将“万事好通·能达无忧”理念落到实处,南通开发区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打造营商环境“最高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
迭代实施攻坚任务:连续3年迭代实施109项营商环境攻坚任务清单,确保改革措施持续深化。
创新政企交流机制:在全市首创“体验官+观察点”政企交流新机制,让企业直接参与政策制定和优化过程。
打造特色举措:累计打造近80条契合开发区特点、贴近产业发展特征的营商特色举措。
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建立企业诉求动态收集和快速响应机制,已化解企业提出的各类营商诉求近百条。
企业点赞:从“要我办”到“帮我办”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南通开发区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企业真正感受到“万事好通·能达无忧”。
出口退税效率大幅提升:南通开发区炜赋对外贸易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吉玲表示,330万元出口退税款通过电子税务局一天就到账,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纳税人“少跑腿”。
政策支持精准有效:中小企业普遍反映,南通开发区在减税降费、研发支持等方面政策精准有力,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完善:通过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商业秘密保护措施有力:2024年,江苏省发布《办理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的指引》,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南通开发区的跨越发展
南通开发区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肯定:
国家级荣誉:先后获得“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百佳案例’”和“2024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园区”称号。
跨境电商全省第一:2023年,南通综保区实现保税跨境贸易电商进口约10亿元,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外资吸引力强劲:近年来,开发区吸引外资项目呈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既有外资企业增资、裂变或升级;二是总部经济多、研发中心多、科技含量高。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从传统纺织和钢丝绳产业,成功转型为以电子信息、精密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展望未来:打造“城市新中心、科创引领区、人才向往地”
南通开发区并未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是提出了“十年再造一个开发区”的宏伟目标。未来,南通开发区将重点打造两个重要区域:
南通创新区:以葫芦形紫琅湖为中心,全力建设“城市新中心、科创引领区、人才向往地”。
新时代未来产业园:东面新规划的10公里三角形区域,将陆续引入未来产业,统筹布局国际高技术企业,科学规划专精特新园、未来工业园等主题产业园。
南通开发区正以“进”和“优”为主旋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从长江边的“试验田”到现代化新城,南通开发区用40年时间书写了一段精彩的创业史。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通开发区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向着“城市新中心、科创引领区、人才向往地”的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