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风康复训练,专家教你怎么做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11: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风康复训练,专家教你怎么做

01

从绝望到希望:一个中风康复的真实案例

2023年5月,58岁的李阿姨突发中风,左侧肢体完全失去知觉。经过紧急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后,医生建议立即开始康复训练。起初,李阿姨对康复训练充满抵触情绪,认为自己已经“废了”。但在家人的鼓励和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她开始了艰难的康复之路。

经过三个月的系统康复训练,李阿姨从最初的卧床不起,到能够缓慢坐起,再到借助助行器行走,最终在六个月后基本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这个案例生动地展示了中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02

专业康复训练的核心原则

早期康复是关键

脑卒中后,传统观念认为患者应卧床静养。但研究表明,长期卧床会带来诸多风险,如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等。因此,早期康复介入至关重要。一般在卒中无明显进展、病情稳定后1-2天即可开始康复训练。

主动活动是核心

主动运动是康复训练的核心。感觉刺激是输入,主动运动是输出,只有存在真正的输出,运动神经才能被激活。常见的主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运动想象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等。

无创神经调控提增速

无创神经调控手段如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以直接兴奋神经,改善神经兴奋性。研究显示,在改善运动功能方面,脑卒中急性和亚急性期低频rTMS刺激健侧运动区,疗效确切;脑卒中亚急性期,患侧大脑半球高频或间歇爆发rTMS刺激,效果可信。

03

步行康复训练的五个阶段

初步评估与准备阶段

在开始步行康复训练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偏瘫程度、肌肉力量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坐起训练阶段

坐起训练是步行康复训练的第一步。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逐渐从卧位过渡到坐位,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动作。

站立前准备训练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训练时,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逐渐从坐位过渡到站立位。

站立及行走训练阶段

当患者能够稳定站立后,便可开始站立及行走训练。训练时,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步态,避免过度用力或扭曲身体。

上下台阶及复杂环境行走训练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患者在不同环境下的行走能力和适应能力。训练时,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逐渐学习如何上下台阶、如何穿越狭窄通道等。

04

专家建议与注意事项

  1. 个性化康复方案: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不同,康复方案需要量身定制。不要盲目跟随网络视频训练,应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

  2. 循序渐进: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保持耐心。训练强度应根据患者的耐受度逐渐增加,切忌急于求成。

  3. 预防复发:做好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高盐高油饮食、嗜酒、吸烟等。

  4. 心理支持:中风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

05

新兴治疗方法带来新希望

迷走神经刺激(VNS)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正在为中风患者的恢复带来新的希望。VNS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能够显著增强大脑的学习状态,提升其对职业治疗的反应。研究显示,VNS与强化康复结合使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06

患者经验分享

一位中风患者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康复经历:“偏瘫只有一条路:康复。而且是在靠谱的康复老师的带领下。最近遇到很多病友对脑梗这个病的残酷性没有认识,觉得两三个月就能恢复成正常人,那你猜为啥它致残率排第一?伤筋动骨都要一百天,凭啥脑子里的问题你觉得你几个月就能好?”

另一位患者则强调了个性化康复的重要性:“每个人的梗塞出血位置不同,所以大家康复训练的方法也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跟着视频练发现进步慢的原因之一。我呼吁大家可以多看看机构多求证一下,任何机构在没看到你的片子报告和本人状态的情况下就给你出治疗方案都非常不专业。”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通过科学的康复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许多患者都能重新获得生活自理能力,重拾生活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