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至将至,一起数九迎春吧!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04: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至将至,一起数九迎春吧!

2025年12月21日23点02分48秒,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冬至如约而至。这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数九寒天开始了。

01

什么是数九寒天?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种计算寒暖日期的方法。从冬至这天起,每九天为一个“九”,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天气就暖和了。这种计算方法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唐宋以后广为流传。

02

九九歌的地域差异

九九歌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民间歌谣,生动记录了“数九”期间的气候、物候及农事活动。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九九歌版本也各有特色。

北方地区普遍流行的版本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朗朗上口的歌谣,描绘了从寒冬到春暖花开的自然变化。

相比之下,苏州地区的版本则别具风味:“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廿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栨。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八九七十二,猫狗躺渹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脚眠,蚊虫獦蚤出。”这首九九歌不仅描述了气候变化,还生动展现了人们在寒冷中的生活状态。

03

九九歌的文化内涵

为什么是数“九”,而不是数别的数呢?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至大之数,又是“至阳”之数。“九”的积累意味着阴气日渐消减,累计九次已到了尽头,这就意味着寒冷渐消,暖意融融,真正的春天到来了。

九九歌不仅是记录季节变换的工具,更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人智慧的重要载体。它是古代劳动人民观察自然、总结经验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它也是传统文化中数字崇拜和哲学思想的体现。

04

九九歌的现实意义

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九九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安排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即便在现代社会,九九歌依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冬季气候变化规律,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北方,人们还保留着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每瓣代表一天。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梅花染完,就出了“九”。

清代,还出现了文字“消寒图”,常见的是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日填一笔,填完一字即过一九,九字填满,严冬已过,春天来临。很多文字“消寒图”上都会有“管城春满”,“管城”指代毛笔,笔到尾声,春满天下。

再后来,民间又创新出“九体消寒联”,如“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上下联各九字,每字九笔,每天上下联各填一笔,填满则残寒消尽,春到人间。

数九寒天,你会怎么数九?不论是传袭古法还是另辟蹊径,都会别有一番乐趣。去试试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