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雪景再现,三大条件揭秘这场罕见降雪
温州雪景再现,三大条件揭秘这场罕见降雪
2025年1月,一场久违的大雪让温州人的朋友圈沸腾了。在温州,一场像样的雪有多难得?有网友调侃说,这比等一场爱情还要难。那么,这场雪为什么如此罕见?让我们从气象学的角度来一探究竟。
为什么温州下雪这么难?
温州地处浙南沿海,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充沛。由于东南丘陵的阻挡,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在到达温州前已经大幅减弱,加上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温州的冬季很少出现极寒天气,因此降雪十分稀少。
雪形成的三大条件
要形成降雪,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气温低:气温必须降至0℃以下,这是雪形成的必要条件。
水汽饱和:空气中需要有足够的水分,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多余的水分才会凝结成雪。
凝结核:空气中需要有微小的颗粒(如尘埃)作为凝结核,让水分子在其表面凝结。
温州这场雪有多难得?
根据温州气象台的记录,近20年来温州仅有5次降雪记录,分别发生在2025年、2016年、2012年、2010年、2005年和2003年。而像2025年这样大范围的降雪更是罕见,上一次还是在12年前的2012年。
这次温州为什么能下这么大的雪?
2025年1月,温州终于迎来了这场久违的大雪。从气象数据来看,这次降雪满足了上述三个条件:
气温方面:1月22日,温州市区最低气温降至-3℃,山区更低,为雪的形成提供了温度条件。
水汽条件:恰逢水汽充足,空气湿度大,为降雪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来源。
凝结核:空气中的尘埃等微小颗粒为水分子凝结提供了载体。
雪后的安全与生活提醒
虽然雪景美丽,但雪后带来的冰冻也给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雪后温州多地出现道路结冰,温州市区、瑞安、永嘉等地均发布了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为了应对这次降雪,温州启动了雨雪冰冻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一天,部分公交线路停运,温州南站多趟列车临时停运,温州机场部分航班取消。
农业生产需谨慎
持续的低温和冰冻对农业生产也带来了挑战。农业部门提醒,要加强对蔬菜、花卉等作物的保温措施,做好家禽、家畜的防寒保暖工作,防止发生冻害。
温州的雪后天气展望
这场大雪过后,温州将迎来一段晴冷天气,最低气温将在0℃以下,气温低迷且湿寒效应明显,外出需及时增添衣物,做好保暖措施。预计1月25日至29日西南暖流气流到来后气温才会逐渐回升。
结语
温州的这场雪虽然来得突然,但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欢乐。孩子们在雪地里嬉戏,大人们忙着拍照留念,整座城市都沉浸在雪带来的浪漫氛围中。虽然雪后带来了诸多不便,但这场久违的瑞雪也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