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辽朝推向全盛期的,居然是这位太后?逼出澶渊之盟的奇女子萧绰
把辽朝推向全盛期的,居然是这位太后?逼出澶渊之盟的奇女子萧绰
辽朝有许多女性参与政治,她们在其中展现的活力与才能丝毫不逊色于男性,在《辽史·后妃传》和《辽史·公主表》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风采,不管是给予主政者建言,还是发挥自身的行政才能,都能在其中找出案例,就连需要庞大体能的狩猎,或是血腥的战场,也不见这些贵族女性缺席。
这些女性当中,有人在国家危急时出手主政,是让情势得以稳定的关键,甚至开创辽朝最辉煌的时刻。例如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述律皇后,便曾在阿保机过世之后带兵打仗、执掌大权;而我们的主角萧绰萧太后,主政时期更曾三次击败宋军,是宋人眼中的可怕对手。
萧绰像(Source:wikimedia/ 公共领域)
一代皇后的崛起
萧绰字燕燕,出生於应历三年(953 年),其母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公主吕不谷,其父萧思温则是辽朝名臣,开国宰相萧敌鲁的族侄,出身显贵。萧燕燕生性聪慧,为萧思温最喜爱的女兒,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奠定了未来参政的基础。
萧绰原先被许配给辽朝大族韩家的子嗣韩德让,不过在一場意外发生之后,她竟一口气跃上枝头,成为辽景宗的皇后。当时皇帝辽穆宗在外狩猎时被刺杀,身为陪伴在皇帝身边的仕中,萧思温便与其他人率兵护驾,协助辽世宗的次子耶律贤,也就是后来的辽景宗即位。辽景宗为了表示感谢,提拔有著从龙之功的萧思温至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並且将萧绰迎为贵妃,不久后升为皇后,时年 16 岁。
读者们或许会有个疑问:萧绰为什么姓萧?不同於韩德让的韩家,是因為先祖韩知古自汉地逃亡的渊源,契丹人为什么会有汉姓呢?其实,萧姓实际上不只有一家,而是三家,不只萧绰所在的拔里氏这一支,还有乙室己、述律两个氏族被赐姓为萧姓。这三个家族属于后族,根据《契丹国志》所称,皇族只能和后族通婚。换句话说,这正是皇家耶律氏与几大家族的政治同盟。
至于为什么是萧姓,则因为耶律阿保机崇拜汉高祖,耶律姓便也兼为刘姓,而功劳最大的三家后族则被赐予萧何的萧姓。综观整个辽朝历史,萧姓共有十三位皇后,只有辽世宗的皇后甄氏为例外。
由于辽景宗体弱多病,大事多由萧绰处理,她在入朝之初就参与了国家决策。这一方面因为萧绰能力出众,同时因为皇族和后族的通婚是同盟,皇帝不能轻易压制皇后之故。此外,许多高层官员也出身皇族或后族,朝廷中的汉人亦不多,无须担心儒家士大夫的价值观反弹。
除此之外,辽景宗也让学士在记录皇后萧绰之言时,也用“朕”以及“予”,并且规定成为定式,代表萧绰可代替皇帝行使职权。萧绰此时虽为辅佐,卻与皇帝有相同的发言权。
宋朝最大的敌人
公元 982 年,景宗逝世,并留下遗诏“军国大事听皇后”,年仅 12 岁的圣宗即位,这时萧绰 30 岁,史称承天太后。此时的萧绰所面对的情况相当紧张,诸王宗室拥兵,父亲萧思温没有儿子,他本人也早被刺杀身亡,使得萧绰身边缺少有力外戚为仰仗,母子俩“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
辽代胡瓌所绘《回猎图》中的契丹骑手。(Source:故宮OPENDATA)
好在耶律斜軫、韩德让等重臣回应“信任臣等,何虑之有”;这也让萧绰确认了支持者,开始着手巩固自己的地位。她首先听从韩德让的建议,禁止诸王私下会面、进而夺取其兵权,并且严禁民众私下结社;同时为了防止外国趁隙进犯,让她所信任的将领,如耶律休哥等防守边疆,这才恢复稳定状态。
在内政方面,萧绰也做出诸多改革,例如她削减了一部份奴隶,让他们向中央而不是奴隶主缴税、将吏治和法治给强化,并且对辽朝所控制的农耕区域加强发展;可以說萧绰此时的这些改革,都让后续圣宗的统治打好基础,进入辽朝最为强大的时期。
不过在这之前,萧太后还有战争要应付;公元 986 年,宋太宗认为辽朝情势不稳,再度北进,史称為雍熙北伐。危急关头,萧绰带着圣宗亲临战场,成功大败宋军,并在宋人撤退时俘虏了大将杨业,也就是戏曲《杨家将》中的主角。
公元 1004 年,这次换萧绰和圣宗出手了。他们处理好与西夏的关系,确保西夏不会趁机插手后,以收复失土为名南征。这时萧绰虽然年逾半百,但还是来到前线,军士也愿意死命效忠,辽军势如破竹,直抵黄河北岸。最后,尽管宋军因宋真宗在寇準坚持下亲征而士气大振,辽朝也在大将死亡、战争失利的情况下处于弱势,萧绰仍藉著威吓和伪装,与宋朝达成澶渊之盟,逼使宋朝每年需输予岁币。
澶渊之盟双方面对示意图。(Source:玖巧仔/ CC BY-SA 4.0)
从这两次战役中能看出,萧绰不只在军事上有著才能,在外交上也有著建树,而萧绰本人更领有军队。事实上,不少辽朝女性便以战鬥才能為名,她们也往往能做到纵马骑射,像是曾有皇太后在狩猎中获得老虎,便大宴群臣;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更曾率領自己所設立的属珊军,协助阿保机击敗敌人;甚至一些公主自己就拥有著私兵,也曾直接参与過武装叛乱,其资金来自自己的嫁妆和财产。公主的陪葬品中也发现过马具和武器,这都能显示萧绰在军事上的舉止绝非特例,而是遼朝宫廷女性的某種常态。
太后故去的身后名
除了政治上的建树外,景宗去世之后,外界眼中的萧绰也缠绕着誹闻。比如她本来的未婚夫韩德让,除了军国大事常委任于韩德让处理之外,宋人编撰的书籍,如《事实类苑》中也提到萧绰曾对韩德让暗示两人的关系,甚至说出“幼主当国,亦汝子也”;而在南征时,萧绰也好几次进入韩德让的帐篷商讨事情,圣宗对于韩德让也像对父亲般事之。
当然,这些说法比起真实,更可能是宋人对于萧太后的丑化,但也反映了两国文化中,对女性权益、职责想像的巨大差异:在婚姻上,辽朝女性有著相当高的自主权,除了可以再婚之外,也可以凭自己意志提出离婚,就連辽朝公主也有近 20% 有再婚经历;此外,女性也没有过度严格的贞操观,可以跟男性在宴会上同席。而且还有“头下军州”这种公主可以设立或被赐予的州县[1],在32个知道头下主的头下州中,有21%为公主(并驸马),甚至景宗长女的头下州有万户,为人數最多的头下州。
在澶渊之盟签订后四年,萧太后将权力交还给已经三十七岁的圣宗,并于同年逝世。萧绰的一生可說是令人驚訝,她既无父兄可倚靠,自己的族人中也只有少數高官,只能靠著自己的能力來維繫地位。在男女情愛方面,她与韩德让的故事也有电视剧引为题材;从宋人的視角看來,萧绰是個狠毒、邪惡的女人,“牝雞司晨”之外,還是逼出澶渊之盟的敌人。
故如《杨家将》的故事中,萧太后便是宋军与汉人的死敌。但在辽人看来,萧绰就是合法且正当的执政者,她的掌权并不与他们的文化及习俗相悖。在萧太后摄政期间,她稳定政局、向外扩张、与宋朝达成有利的条约,把辽帝国带往了另一個极盛。
延伸阅读:那些我們天天在說的契丹話
參考資料
脫脫. (n.d.). 遼史.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845139
葉隆禮. (n.d.). 契丹國志 二十七卷. 台灣華文電子書庫.https://taiwanebook.ncl.edu.tw/en/book/NCL-001685037
許雅惠. (n.d.). 遼代契丹女性群像. 歷史學柑仔店.https://kamatiam.org/遼代契丹女性群像/
江少虞. (n.d.). 宋朝事實類苑.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427496
趙潤田. (2021, May 28). 琉璃河上望幽州. 北京市人民政府.https://www.beijing.gov.cn/gate/big5/www.beijing.gov.cn/renwen/lsfm/202105/t20210507_2382651.html
蒋金玲. (2010). 路振〈乘轺录〉所记‘韩氏子’考辨. 北方文物, 2, 69–72.
刘肃勇. (2017). 辽王朝契丹族女杰承天太后萧绰. 辽金历史与考古, 2, 120.
[1]頭下軍州不是公主獨有,而是包括公主在內的身份高贵者,像王公、外戚、宗室等等均可能受封。而州内的属民通常是被俘虏者,以汉人、渤海人为主,不过也有以媵臣(从嫁户)而建的。可见刘浦江. (2000). 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 中国史研究, 3(16). 以及王明蓀. (2013). 遼代頭下軍州城的城市形態. 史学汇刊, 31.,后者有对头下主和户数等信息做详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