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边的救命技能:心肺复苏与急救要点
游泳池边的救命技能:心肺复苏与急救要点
炎炎夏日,游泳池成了大家消暑的好去处。然而,在享受清凉的同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作为百色市万馆游泳中心的专业游泳教练,我经常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键的急救技能,希望大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及时施救。
心肺复苏:把握黄金四分钟
心肺复苏(CPR)是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维持患者生命的重要急救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循环,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实施心肺复苏的关键在于把握“黄金四分钟”,因为心脏骤停后:
-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 4-6分钟可能导致脑细胞不可逆性损伤
-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 10分钟以上几乎无一存活
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确认环境安全:快速观察周围环境,确保安全。
判断意识:轻拍重唤,用双手轻拍患者双肩,并在其两侧耳边高声呼唤,如果无反应,可判断为无意识。
检查呼吸:用“听、看、感觉”的方法检查患者呼吸,时间约10秒。如果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提示发生了心搏骤停。
呼救并取得AED:如果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立即寻求周围人的帮助,拨打急救电话。如有可能,取来附近的AED。
胸外按压:将一只手掌根紧贴患者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处(胸骨下半部),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手指翘起,双上肢伸直,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
开放气道: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如有异物将其取出。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使患者下颌角及耳垂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
人工呼吸:用嘴罩住患者的嘴,捏住患者的鼻翼,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吹气时可见胸廓隆起。
循环做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循环做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30:2),每5组评估患者的呼吸和脉搏。
尽快进行电除颤:一旦取得AED,应立即使用。
清理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首先需要清理呼吸道,确保呼吸通畅。
清除异物: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后仰,抬起下颏,撬开口腔,清除口鼻内异物。注意保持患者的头部稳定,避免加重颈部或脊柱的损伤。
畅通气道:松解患者衣领、腰带等可能阻碍呼吸的衣物。如果患者口中有假牙或其他异物,应小心取出。
开放气道:确保呼吸顺畅
开放气道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步骤。
仰头举颏法:施救者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向下压迫;同时另一手食、中指将患者的下颏部向上提起,气道即可开放。
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施救者应立即进行2次口对口(鼻或口鼻)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应暂停实施胸外按压。口对口吹气:施救者的嘴完全罩住患者的嘴,吹气每次约1秒,手指捏住患者的鼻翼,可见胸廓抬起,吹气2次。
掌握这些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作为游泳教练,我深知预防永远胜于救治。因此,除了学习急救知识,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警觉,遵守游泳池的安全规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希望每位泳池爱好者都能享受游泳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