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殖让西藏牦牛有了“电子身份证”
智慧养殖让西藏牦牛有了“电子身份证”
在雪域高原,一项项“黑科技”正在为西藏牦牛养殖插上科技翅膀,让这个传统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物联网技术让牦牛有了“电子身份证”
在西藏黄南州,70万头(只)牦牛藏羊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电子身份证”。这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的可追溯体系,每头牦牛从出生开始,其信息就被记录在案,包括出生信息、防疫记录、养殖环境数据等,都可以通过RFID电子耳标进行查询。
这种可追溯系统不仅让消费者能够了解自己所购买牦牛产品的“前世今生”,吃得更加放心,也为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GPS定位器,牧民可以随时掌握牦牛的位置和健康状况,再也不用担心牦牛走失的问题。
人工智能助力健康管理
在拉萨市林周县的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科技正在改变传统的牦牛养殖方式。这里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健康管理,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可以实时掌握牦牛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
园区负责人黄义奎介绍,通过科学养殖和高效繁育技术,这里的牦牛日增重达到750克,饲养周期缩短了3至4年。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大数据让养殖更精准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让牦牛养殖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在格桑塘示范园,科研人员整合了良种、设施、营养等创新要素,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养殖方案。目前,园区的牦牛存栏量已达4000头。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所副研究员朱彦宾表示,现在园区内两岁半的公牦牛中,近三成体重已达300公斤,而两岁多的母牛也已开始产犊。这正是科技创新对畜牧业的直接贡献。
智慧养殖带来的改变
智慧养殖技术的应用,不仅优化了牦牛的生长条件和健康管理,还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在那曲市,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牧户”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出栏率,还促进了牧民增收。
拉萨净土数字经济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研发出智慧牦牛管理系统。牧民通过智能手机就能获取市场信息、学习养殖技术,真正实现了科技惠农。
未来展望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科技创新,攻克牦牛本土品种品系选育、牦牛提质增效高效养殖等“卡脖子”技术,推动牦牛产业向品牌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智慧养殖技术正在让西藏牦牛养殖插上科技翅膀,不仅优化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还为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西藏牧业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