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人口思想的现代转化与人口高质量发展
中国传统人口思想的现代转化与人口高质量发展
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在中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人口思想,对其精华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破解当代人口难题具有重要启示。
中国传统人口思想的演变与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人口思想源远流长,经历了从鼓励到限制人口增长的演变。先秦至宋代以前,由于人口数量与资源财富的矛盾相对较小,鼓励人口增长的思想长期占据主流。《周礼》中就设有各级官员专门负责人口事务和促进人口增长。墨子提出“民众国富”思想,商鞅则关注人口相对过剩问题。宋代以后,随着人口与资源矛盾日益突出,限制人口增长的观点逐渐占据主导,形成了人口质量说以及人口增长过快不利于经济发展等新思想。
这些传统人口思想对当代人口发展仍具有重要启示。鼓励人口增殖的思想与当前应对生育率低下的政策不谋而合;发展教育医疗的思想为提高人口素质提供了历史借鉴;调整人口结构的思想则为优化劳动力配置提供了参考。
传统人口思想的现代转化
将中国传统人口思想转化为现代人口发展策略,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生育观念的转化:传统上通过经济激励、徕民和移风易俗等方式鼓励人口增殖。今天,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系统的生育支持政策。例如,通过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等措施,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教育思想的转化:古代通过开设医疗机构、派遣医疗专官、重视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人口素质。在现代社会,这可以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等政策。同时,要注重培养人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厚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本优势。
人口管理思想的转化:古代通过四民分业定居论调整人口职业结构。在现代社会,这可以转化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政策。例如,通过持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
提高人口素质:教育是提升人口素质的关键。要将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谋划,提升教育质量。同时,要全面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健康预期寿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和心理健康工作。
优化人口结构:针对当前少子化、老龄化的趋势,需要建立系统的生育支持体系,提振生育意愿。同时,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还要持续推动性别平等基本国策,消除既有性别结构失衡对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障碍。
调整人口分布:要着力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断调整优化区域人口布局。打造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环境,有效激发农村、中西部地区人口的劳动潜力与创造能力。同步推进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以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跃升。
结语
中国传统人口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其现代转化能够为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在新时代,我们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理论指引,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传统人口思想的历史意蕴与时代价值,探索面向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为人口高质量发展贡献独特的历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