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乡村旅游:从竹林水乡到美学经济的创新实践
焦作乡村旅游:从竹林水乡到美学经济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河南省焦作市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统计,2024年焦作市中站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410.8万人次,拉动综合消费2.4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0%。这一亮眼成绩背后,是焦作市在乡村旅游发展上的创新探索和持续发力。
西张赶村:竹林水乡里的文旅新业态
在焦作市博爱县西部,有一个隐藏于郁郁竹林中的袖珍乡村——西张赶村。这个仅有355口人的小村庄,近年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从默默无闻到网红打卡地的华丽转身。
西张赶村依托竹林水乡资源优势,打造了“太行竹林水乡”特色文旅项目。其中,“水乐园”和“环村轨道小火车”成为游客必体验的项目。这两个项目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游玩体验,也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据 village officials 介绍,仅这两个项目的年收益就已达30万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带动了村民就业和增收。截至目前,西张赶村已为脱贫户与监测户提供公益性岗位3人,作为保洁员用于服务村内旅游事业,人均年收入可增加20000元。仅暑期期间,西张赶“竹泉游”项目用工人次已达100余人,其中该镇脱贫户与监测户人员达30人,人均收入增长3000元。
大南坡村:美学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在焦作市修武县,大南坡村以独特的“美学经济”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2020年以来,大南坡村在乡建团队的努力下,通过美学设计驱动和美学项目带动,成功打造了一个乡村美学产业集群。
目前,大南坡村已引进方所乡村文化书店、碧山工销社、Localand本地食馆、隐居乡里精品民宿等多种业态。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活化利用了村中闲置资源,更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南坡村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现了美学经济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通过发掘乡村文化价值,不仅改善了村貌,更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种由内而外的在地文化发掘和重塑,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
创新驱动:焦作乡村旅游的发展特色
焦作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的驱动。当地通过打造特色品牌、丰富旅游业态、出台扶持政策等多措并举,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品牌打造:焦作市创新推出“五彩中站·乐享生活”文旅品牌,以“来中站,给心灵放个假”为主题,打造近郊游首选目的地。通过北部山区休闲康养、中部城区工业文旅、南部乡村古建体验等差异化发展,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
业态创新:焦作市大力发展“五色游”(红色研学游、绿色生态游、蓝色体育游、古色民居游、特色非遗游),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例如,利用国家级南太行登山健身步道,举办多元化体育赛事;依托北部山区生态优势,发展生态露营和休闲观光等新业态。
政策支持:焦作市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例如,出台旅游市场营销奖励办法,推出144小时过境免签入境游等优惠政策;推进44个在建文旅文创项目;建立高效假日旅游工作机制等。
未来展望: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焦作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通过文旅融合,焦作市成功将“诗和远方”转化为推动当地发展的实际力量。
未来,焦作市将继续坚持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通过项目建设、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意释放文旅潜能,促进文旅产业升级。同时,焦作市还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要素保障,持续擦亮文旅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焦作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创新思维引领、特色品牌打造和政策支持,乡村旅游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更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