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虽孤独,我却注定要绽放——小说《我本芬芳》读后
此路虽孤独,我却注定要绽放——小说《我本芬芳》读后
作品简介:
《我本芬芳》是女作家杨本芬创作的中篇半自传体小说,首次出版于2022年2月。讲述一个女人60年的婚姻故事,全书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一个女人在婚姻里不被看见的孤独、不被欣赏的失落、不被尊重的委屈,袒露女性在亲密关系当中的困惑与痛楚、不甘与重生。该小说与《秋园》《浮木》,构成了杨本芬作品的“人生三部曲”,也称“看见女性三重奏”。
中篇小说《我本芬芳》通过杨本芬充满温情的笔触,讲述了一个普通女性在传统婚姻中的孤独与失落。书中没有剧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家暴、出轨、逃离等跌宕起伏的戏剧性情节,作者心无旁骛地描绘一对平凡男女的家庭生活,以及人们对婚姻的困惑,真实而又煎熬。主人公惠才的人生仿佛是一曲奉献与牺牲的悲歌,如同许多传统女性一样,她默默承担着家庭的重担,无声地承受着生活的种种艰辛。然而,《我本芬芳》的故事绝非仅仅局限于惠才一个人,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无数女性在家庭与自我之间苦苦挣扎与逐渐觉醒的缩影。
原本,惠才对婚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那期待如同少女时期对未来的憧憬,纯净而炽热。她梦想能与心爱之人携手共度温馨而幸福的岁月,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欢笑的小家,也曾无数次在心中描绘过那个美好的画面:两人一起在晨光中醒来,相视而笑;一起在夕阳下散步,手牵手走过岁月的长廊。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盆冰冷的水,猝不及防地浇灭了她心中的火焰。婚后的生活充满了琐碎与冷漠,她的梦想被日常生活的平淡与无奈所替代,让她从梦幻中跌落至冰冷的现实。她的婚姻生活与心中的愿景大相径庭,那巨大的落差让人不禁感到深深的无奈与强烈的同情。
在婚姻中,她的情感需求长期被忽视,如同荒漠中的花朵,渴望着一滴甘霖的滋润,却始终等不到。丈夫的冷漠像是一把把利剑,刺痛着她的内心,使她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委屈与深深的困惑。她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自我,仿佛迷失在茫茫人海中的孤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陷入无尽的孤独与迷茫。
正是在这种孤独与迷茫中,惠才的故事展现出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与觉醒。杨本芬在晚年通过文字回顾自己似露珠般短暂而美丽的人生,用记录对抗遗忘,用书写反思命运。
她在回忆中描述了许多生活琐事,比如为了家庭默默牺牲个人兴趣,或是压抑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这些让她的生活逐渐失去了色彩。她逐渐意识到,如果当初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果能够做出不同的选择,或许她的生活会完全不同。
在惠才的时代,许多女性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只能在婚姻中默默忍受,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丈夫或是孩子身上。她们像被囚禁在笼中的鸟儿,渴望飞翔却无法挣脱束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幸福不能仅仅依靠男人和婚姻,而是要靠自己去争取和创造。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与价值。她们通过教育、工作和社会参与,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活出自我,活得精彩。她们就像绽放的花朵,在各自的领域中散发着独特的芬芳,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抹绚丽多彩的颜色。
《我本芬芳》如同一首深沉的旋律,也像一首充满希望的旋律。“在灰烬里开出花朵,在角落里绽放芬芳。”就像本书热评中的这句话,真正的芬芳,并非从他人的眼光中获取,而是从内心深处滋养而生,它代表着每一位女性在风雨中坚持自我的力量,代表着她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回属于自己的独立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