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力挺内燃机技术,氢内燃机成新宠
工信部力挺内燃机技术,氢内燃机成新宠
近日,工信部在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释放重要信号: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将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这一表态为内燃机行业注入强心剂,也反映出我国在能源转型中的务实态度。事实上,在新能源浪潮下,内燃机技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氢内燃机的快速发展。
氢内燃机:内燃机技术的新突破
氢内燃机,顾名思义就是“烧氢气的发动机”,其基本原理与普通汽油或柴油内燃机相似,但使用的燃料是氢气。相比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其价格仅为燃料电池的1/10甚至1/20。
在技术研发方面,国内企业已取得重大突破。12月5日,一汽解放自主研发的CA6HV3氢气发动机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款重型商用车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此前,潍柴动力在氢内燃机领域持续领跑,其13L缸内直喷氢内燃机配套中国重汽整车亮相,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实力。此外,广汽、吉利等乘用车企业也纷纷入局,推出各自的氢内燃机产品。
氢内燃机的优势不仅在于成本低,还具有多种燃料适应性。它可以直接使用工业副产氢,不需要进一步提纯,也可以与现有天然气、柴油或汽油进行掺混燃烧。更重要的是,氢内燃机的零部件与传统内燃机有90%以上的通用性,这大大降低了转型成本。
传统内燃机的绿色转型
面对全球能源绿色化的大趋势,内燃机行业正在积极谋求转型升级。在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上,潍柴动力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3%的商业化柴油机,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展示了我国内燃机技术的最新进展,也为行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内燃机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燃料的革新。氢、氨、醇等低碳和零碳燃料的应用,正成为内燃机转型的重要方向。我国已先后部署和推动氢、氨、醇类净零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的内燃动力科技研发,目前基于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或二氧化碳合成的氢、甲醇已具备量产能力,并投入试运行。
市场前景与政策支持
氢内燃机的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在中长途运输等高载荷场景中,电动解决方案无法满足需求,而氢内燃机则能提供零碳排放的解决方案。预计到2025年前后,氢内燃机有望实现量产,技术成熟时产品热效率可达43%。
政策层面的支持也在不断加码。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要达到45%,这为内燃机行业的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工信部也明确表示将支持氢内燃机的发展,将其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结语:内燃机技术的新定位
在新能源浪潮下,内燃机技术正从传统的“动力源”转变为“绿色动力解决方案提供者”。通过技术创新和燃料革新,内燃机不仅能够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还能在特定应用场景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内燃机将与新能源汽车共同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动力格局,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