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咳嗽指南》推荐:妈妈咳嗽的科学治疗法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41: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咳嗽指南》推荐:妈妈咳嗽的科学治疗法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等权威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咳嗽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为咳嗽的科学治疗提供了最新指导。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暗藏风险。本文将基于最新指南和研究进展,为您详细介绍咳嗽的科学诊疗方法。

01

咳嗽的流行病学特征

慢性咳嗽,即持续时间超过8周的咳嗽,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不容忽视。澳大利亚一项纵向健康研究显示,慢性咳嗽的患病率为10%,其中46.4%为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加拿大一项针对老龄人口的研究则发现,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15.9%。值得注意的是,慢性咳嗽患者以女性为主,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在新冠流行期间,咳嗽是常见的症状之一。一项全国性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在11718名新冠奥密克戎感染非住院患者中,91.7%的患者出现咳嗽症状,其中13%的患者咳嗽持续时间超过3周。女性患者、有合并症(如哮喘、慢性咳嗽、胃食管反流病等)是严重咳嗽、湿咳和持续性咳嗽的独立危险因素。

02

科学诊断:合理治疗的前提

咳嗽根据持续时间可分为三类:急性咳嗽(持续时间<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其中,慢性咳嗽的诊断最为复杂,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相关检查来明确病因。

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包括:

  •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 感染后咳嗽(PIC)

诊断流程通常包括:

  1.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耳鼻咽喉和消化系统疾病史、职业和环境因素暴露史等
  2. 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等
  3. 根据临床特征进行诊断性治疗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治疗咳嗽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首先考虑常见病,后考虑少见病
  2. 先经验性治疗,后根据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3. 治疗有效是明确病因诊断的前提
  4. 符合转诊条件时应及时转诊

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案:

  • UACS/PNDS:根据基础疾病选择抗组胺药、减充血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
  • CVA:使用ICS联合支气管舒张剂,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 EB:使用ICS治疗
  • GERC: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促胃动力药
  • PIC:多为自限性,必要时使用镇咳药

需要强调的是,咳嗽治疗应个体化,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和强力镇咳药。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咳嗽虽是常见症状,但科学诊疗不容忽视。《中国咳嗽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的发布为我们提供了最新的诊疗标准,有助于提高咳嗽的诊疗水平。如果您或家人出现咳嗽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科学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