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只此青绿》: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之路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28: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只此青绿》: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之路

2021年,一部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横空出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迅速成为现象级文化作品。这部作品不仅在国内引发广泛关注,在国际上也收获好评无数,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01

创作背景:从《千里江山图》到《只此青绿》

《只此青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这幅画作不仅是我国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更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作品通过现代舞蹈形式,将这幅传世名画的意境与精神完美呈现出来。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表示,《只此青绿》的成功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品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留白意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优美灵动的现代舞蹈艺术完美融合,展现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02

艺术创新:传统美学与现代舞蹈的完美融合

《只此青绿》通过舞蹈、音乐、影像等多种艺术手段,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诗意表达以及留白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被视为对《千里江山图》的当代解读。作品分为十个章节:问篆、初见、唱丝、听雨、寻石、习笔、青绿、淬墨、苦思、入画,每个章节都精心设计,展现了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过程。

在艺术表现上,作品巧妙借鉴了中国书法的笔法。例如,“习笔”一节中,演员的舞姿就巧妙借用了草书的“抑左扬右”笔法。群舞中,一侧舞者保持静态,另一侧则缓缓下腰直到上半身与地面平行,模拟山峦走势中的“险峰”,体态错落似是山势,通过一侧的抑与另一侧的扬让整个画面在沉稳中缓缓流动。

03

文化传承:创新性表达与国际化传播

《只此青绿》不仅在国内引发广泛关注,在国际上也收获好评无数。舞剧和电影先后在俄罗斯、土耳其、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或上映。景小勇认为,《只此青绿》的出圈,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能够跨越文化差异,与世界观众产生共鸣。

作品的成功也推动了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例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与多家单位合作,开发了《只此青绿》的文创衍生品,进一步扩大了作品的影响力。此外,作品还通过电影、交响乐等多种形式进行跨界合作,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04

社会影响:激发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只此青绿》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艺术价值上,更体现在其社会影响上。作品通过创新性的艺术表达,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激发了观众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据统计,该作品在1000多天里走过70余座城市,演出超过550场,每场演出都是“一票难求”,还斩获了两项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只此青绿》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全球化背景下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范本。它通过创新性的艺术表达,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激发了观众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正如景小勇所说:“《只此青绿》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传统艺术的创新。它以当代艺术的手法,重新解读了经典作品,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