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揭秘少林七十二绝学起源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19: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揭秘少林七十二绝学起源

公元527年,一位来自南印度的僧人,独自一人在嵩山少林寺后的五乳峰上,开始了长达九年的面壁修行。这位僧人就是后来被尊为禅宗初祖的菩提达摩。他面壁九年,不仅创立了影响深远的禅宗,还为少林寺带来了七十二绝学的武学传统,开启了中国武术的新篇章。

01

达摩祖师与禅宗创立

达摩祖师,原名菩提多罗,是南印度婆罗门族香至王的第三子。他早年出家,跟随般若多罗大师学习大乘佛法。梁普通年间(520-526),达摩遵师命东渡中国弘法。他先在广州登陆,后被梁武帝接见于南京。但由于与梁武帝在佛法见解上存在分歧,达摩决定北上,途中上演了著名的“一苇渡江”传奇。

到达嵩山后,达摩在少室山五乳峰的一个山洞中开始了长达九年的面壁修行。在这九年里,他几乎不与外界交流,只是整日面对石壁静坐。这种修行方式被称为“壁观”,意在让心如墙壁般坚定不移,不被外界杂念干扰。这段修行期间,达摩收了神光(慧可)为徒,传授了《楞伽经》,奠定了禅宗在中国发展的基础。

02

禅武合一:从健身活动到武术体系

达摩祖师在少林寺的修行过程中,发现弟子们长时间禅坐容易感到疲倦。为了帮助弟子们驱除困倦、强身健体,达摩仿效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锻炼动作,编创了一套“活身法”。这套活动逐渐演变为少林拳的雏形。

据记载,达摩还将鸟兽虫鱼的飞腾、跳跃、游弋、滑翔等多种姿势融入其中,使这套健身活动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此外,他还练习使用铲、棍、剑、杖等器械,这些动作后来发展成为达摩铲、达摩杖、达摩剑等少林绝技。

03

少林七十二绝学的形成与发展

少林七十二绝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历代高僧的不断积累和创新,逐渐形成的武术体系。这些绝学包括“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般若掌”“摩诃指法”“托钵掌”“如影随形腿”“燃木刀法”“大智无定指”“去烦恼指”“寂灭爪”“因陀罗爪”“降魔掌”等。

这些绝学不仅包括徒手和器械的招式,更蕴含着深厚的禅宗智慧。少林武术强调“禅武合一”,即通过武术修炼达到禅定的境界。这种独特的修炼方式,使得少林武术在实战中屡建奇功。

04

历史传承:从护寺僧兵到武林泰斗

少林七十二绝学的传承和发展,与少林寺的历史紧密相连。隋末唐初,少林寺为了保护庙宇安全,组织了一支专门的僧兵队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隋将王世充囚禁秦王李世民,少林寺十三武僧挺身而出,成功救出李世民并活捉王仁则。李世民登基后,对少林寺大加封赏,少林武术由此声名鹊起。

明朝时期,少林武术达到鼎盛。少林寺僧人多次受朝廷征调,参与官方战争行动,建立了显赫功勋。少林寺还经常邀请武林高手前来传授武艺,博采众长,使少林武术成为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武术流派。

05

结语:禅武精神的现代传承

少林七十二绝学不仅是武术绝技,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融合了禅宗智慧与武术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武以载道”的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少林武术不仅作为一种防身术被广泛学习,更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达摩祖师面壁九年到少林七十二绝学的形成,这段传奇历程见证了禅宗与武术的完美结合。它不仅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