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不断创新优化公共交通服务,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出行需求
北海市不断创新优化公共交通服务,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出行需求
近年来,北海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动公共交通服务创新优化,构建了“公交+N”的融合发展新格局,搭建起绿色现代智慧公交发展框架,让珠城公交“路路顺畅”。
以人民为中心,调整优化线路;创新融合发展,打造特色线路;聚焦科技赋能,打造绿色公交……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完成城区公交国有化改革,构建了“公交+N”的融合发展新格局,搭建起绿色现代智慧公交发展框架。
据悉,2022年,我市开始推进城区公交改革,由国有公交公司统一规范运营,实现公交经营国有化改制,全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公交。2023年4月,成功完成城区公交经营国有化改制后,我市持续加大对公交的投入力度,同时企业积极统筹集团调拨资金和申请银行融资,为城市公交稳定运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新公交车宽敞舒适,覆盖面更广,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搭上公交车。”改制后,崭新的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亮相街头,给市民带来全新的乘车体验。去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北海市润捷公交公司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收集群众意见和调研分析,以准确的数据信息分析为依据,优化调整了多条线路,以覆盖更多居民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园区和旅游景点。其中,相继开通了冠山海社区公交专线、中电海湾国际公交专线、恒大海上帝景社区公交专线、雅乐居社区公交专线、碧桂园北纬21度社区公交专线等5条定制社区专线,有效解决偏远社区、小区居民人群的出行难题。社区公交专线运行以来,累计服务11.94万人次出行需求。
为适应公众个性化、多元化出行需求,我市积极融合旅游资源优势,创新公交服务,推进“公交+N”的融合发展,进一步统筹构建以促进旅游为核心的城市公交体系,有效提高公交吸引力。去年以来,我市新开通海丝首港、银基水世界、金海湾红树林、冠头岭海枯石烂游览区等4条旅游专线,累计完成客运量8.7万人次。近日,我市又增加铛铛巡游专线,一路串联市区内各大景区景点,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资源融合和创新发展。
此外,为服务北海康养城市建设发展,我市还打造了2条敬老适老服务专线,并完善车内外设施。同时,推出了免费部队专线、就医专线、“移动博物馆”和“520爱情专线”等多元融合特色公交服务,促进我市公交事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去年,市区公交旅客量473万人次,同比上年增长101%;经营收入同比上年增长了100%;其中完成体制改革以来,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37%。
目前北海市区公交车辆已完成了柴油、氢燃料到纯电动的全面转换,一个以低碳出行、绿色发展为特征的城市公交服务供给模式已形成。近日,我市再次新增2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新车车长6米,顺应公交“大转小”趋势的同时,满足了“高峰时多拉人、低谷时人人有座”的需求。新车将直接加入2路、6路、11路、竹林专线、四川路旅游集散中心至金海湾红树林公交旅游专线运营,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市区在营公交车总数240辆,纯电动车辆占比达100%。
为进一步提升市民乘客公交车出行体验,不断满足市民乘客对公交出行的新需求,我市大力推进数字化公交实践探索。今年5月,市区公交全面进入移动支付时代,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支付等多种线上支付方式,全面提升乘客出行便捷度。同时,市区公交全面应用实时查询软件和小程序,在线路沿途站点张贴公布车辆发班信息,通过线上线下双重保障,让候车乘客“心中有数”。
今年,我市搭建上线了公交大数据分析平台,以“3个全覆盖”等运营数据为支撑,强化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实现运力监测、数据分析、客流特征分析等功能,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数据精度,为交通运输部门和公交企业的科学调度和运营组织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日益多元,未来城市公交服务还需不断改革升级、创新发展,为城市发展助力。”市交通运输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