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到了,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00: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到了,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贴春联。但是,你真的贴对了吗?先别急着动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春联背后那些有趣的历史和讲究吧!

01

春联的前世今生

春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到了宋代,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即今春联)的盛况。

而“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02

春联的正确贴法

贴春联可不是随便一贴就行的,这里面可是大有讲究!

  1. 上下联的区分

    • 面对大门时,右手边为上联,左手边为下联。
    • 上联最后一个字多为仄声(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二声)。
    • 根据因果关系,因是上半部,果是下半部。
    • 按事情大小,小的在前,大的在后。
    • 按时间顺序,时间在之一部分前面,时间在最后一部分。
  2. 横批的书写方向

    • 传统横批从右向左写,现代横批多从左到右。
    • 横批的书写方向会影响春联的贴法。
  3. 贴春联的小技巧

    • 先清理墙面,确保干净平整。
    • 使用适量的浆糊或胶带,避免过多。
    • 可以请家人帮忙,一人贴一人检查。
03

春联的现代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也在不断创新。现代春联不仅保留了传统的五言、七言形式,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1. 内容创新

    • 结合国家发展,如“十四五新局,铆足牛劲;万千重美景,占尽春光”。
    • 反映科技进步,如“快递亲情,抖音拍出全家福;思归故里,微信翻开百姓年”。
    • 展现乡村振兴,如“燕舞三春,春绘三农画;龙书百福,福来百姓家”。
  2. 形式多样

    • 单位联、景点联、媒体联等多样化形式。
    • 结合诗词、骈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 出现了更多创意性的表达方式。

春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更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所以,今年春节,不妨亲自尝试贴一副春联,感受这份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