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关中-天水经济区思维导图制作指南
高考地理复习:关中-天水经济区思维导图制作指南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层面的重要区域发展战略,涉及陕西、甘肃两省,总面积达10.72万平方公里。在地理学习和考试中,掌握该区域的特征和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本文将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读者系统地梳理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思维导图主要内容
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关中-天水经济区位于我国西部,具体范围包括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和天水市的全部地区,以及平凉市、庆阳市、商洛市、运城市和临汾市的部分区县。该区域南依秦岭、东跨黄河、北接黄土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从气候特征来看,该区域属于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季节分异显著。多年平均气温在6-13℃之间,年降水量为500-900毫米。这种气候条件对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水资源分布等有着重要影响。
2. 社会经济特征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其中西安被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区域内拥有多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产业基地,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商贸、旅游、金融及现代物流中心。
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到2020年,西安都市区人口将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将达到800平方公里。同时,西安将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3. 发展战略与目标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以西安为核心,通过西咸一体化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具体目标包括:
-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将依托其在西北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成为具有带动作用和引领作用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
- 构建创新型区域:通过统筹科技资源综合配套改革,打造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
- 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旅游等产业,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
- 推进西咸一体化:整合西安和咸阳的优势资源,形成统一的经济实体,支撑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
思维导图制作方法
确定中心主题:将“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
划分主要分支:从中心主题延伸出三个主要分支,分别对应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特征、发展战略与目标。
细化具体内容:
- 在“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分支下,进一步细化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内容。
- 在“社会经济特征”分支下,展开人口、城市、产业等具体内容。
- 在“发展战略与目标”分支下,详细列出各项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
使用关键词和简短语句: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使用关键词和简短语句,避免冗长的文字描述。
合理布局和配色:确保思维导图的布局清晰、层次分明,使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各个分支,提高视觉效果。
检查和优化:完成初稿后,仔细检查思维导图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对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理特征和发展战略,有助于提高地理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同时,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记忆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