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郭达:从话剧舞台到春晚小品,一位喜剧大师的传奇人生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05: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郭达:从话剧舞台到春晚小品,一位喜剧大师的传奇人生

从话剧舞台到春晚小品,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郭达用他的幽默和才华征服了全国观众。然而,在光环背后,这位喜剧大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本文将为您讲述郭达鲜为人知的故事。

“郭达的小品一点也不好笑!”
“郭达的小品太尴尬了,为什么还能上春晚。”
“郭达年纪那么大了,跟不上时代了,赶紧给新人腾地方吧。”
......
这些评论,都是小品演员郭达每次上春晚之后所要经历的评价。郭达年纪大了,身体也吃不消了,再加上所谓的“中肯”的评价,让他萌生了退出春晚的念头。
如今十几年过去,退出春晚舞台的郭达怎么样了?

1. 艰难的童年与文艺梦想

1955年,郭达出生在陕西西安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他上面还有一个姐姐。郭达还未出生,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是母亲和姐姐两位女性把他拉扯大的。因此,郭达对妈妈和姐姐的感情很深。
但是因为父亲离开得太突然,母亲一下子接受不了。怀着他的时候整天以泪洗面。导致郭达刚出生时头上顶着一个大青包。医生说这是母亲伤心过度以及营养不良的结果。为此,母亲还愧疚了好长时间。
在那个年代,妇女的工作机会有限。郭达的母亲要拉扯一双儿女,难度可想而知。母亲和姐姐的辛苦郭达都看在眼里。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她们过上好日子。
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郭达进了铁路局,做了一名铁路工人。但是,铁路工人活非常累。其他干活的人看到郭达还是一个小孩,不忍心让他干太重的活,就申请让他去喂猪。喂猪比在铁轨上能轻松一些。但是工作环境不太好。郭达每天都要进猪圈好几趟,给猪喂食喂水,挑粪垒圈。一整天下来,身上常常臭烘烘的。
郭达的父亲生前是从事文艺工作的。也许是天赋使然,郭达从小对文艺就非常感兴趣。家里有一把父亲留下来的小提琴,但没有人教他演奏,郭达常常对着小提琴发呆。郭达的母亲看出了儿子的文艺梦。鼓励他追随父亲的脚步。还把父亲留下来的各种文艺作品拿给他,让他挑选自己感兴趣的。
当时,常常有话剧团的演员来单位为工人们演出。每次演出时,工人们的热情都空前高涨。这让郭达心潮澎湃。他常常想,要是自己在台上演出,台下的观众也能这么热情就好了。母亲看出他对舞台的向往,鼓励他报考专业的表演学校。但郭达一想到自己要是去上学,妈妈和姐姐身上的负担就更重了,他就怎么也下不了决心。后来,还是姐姐告诉他:你只有实现梦想,才算真的对得起我。郭达这才下定决心走文艺的道路。从此,郭达开启了白天喂猪,晚上挑灯夜读的生活。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郭达就收到了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2. 从话剧演员到小品之王

毕业后,郭达被分配到陕西省话剧院。从这也可以看出来,郭达也不是一开始就演小品的。其实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话剧演员。由于演技出色,刚进入话剧团没多久的郭达就被导演选中,邀请他主演经典话剧《于无声处》。但这个消息一出来,其他老演员就不乐意了。他们觉得,自己的舞台经验比郭达多得多,凭什么郭达能得到这个角色。甚至还有人说,郭达能得到这个角色是因为他跟导演有亲戚关系。一传十,十传百,谣言越来越离谱。甚至有的人造谣说,郭达当初能进话剧院,也是靠走后门进来的。郭达听到这些毫无根据的谣言,又气又委屈。他发誓,一定要通过实力证明自己。但是,谣言还没把郭达怎么着,导演先顶不住了。在重重压力之下,导演只好把郭达换掉,重新找人来演。郭达就这样白白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不过,郭达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每天演出之余,他还重新拿起课本,学起了英语。团里的同时看到他学英语,都调侃他:“你要出国呀?”郭达摆摆手:“不出不出。”同事们觉得奇怪:“又不出国,你学英语做什么,咱们的工作又用不上英语,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多睡会觉呢。”每当这时,郭达总是笑而不语,继续学他的英语。团里的同事不理解,有的人还说郭达这样不合群。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没过多久,西安电影厂要拍摄电影《白求恩》。有一个翻译的角色,需要找一个会说英语的人来扮演。去话剧团选人,郭达理所当然地被选中了。由于在这部电影中的精彩表现,郭达的实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那以后,他在话剧舞台上的表演机会也慢慢多了起来。凭借着精湛的演技,郭达很快就成为了“台柱子”。而且,郭达身上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常常逗得身边的人捧腹大笑。这也许和他小时候艰苦的生活环境有关。生活本身就已经很苦了,要是不再乐观一点,如何熬得过去呢?没想到,就是这种乐观和幽默,成就了后来的郭达。那个时候,陈佩斯和朱时茂搭档的小品风靡全国。大家对小品的接受程度也慢慢高了,不再觉得小品难登大雅之堂。甚至还刮起了一阵“小品风”。很多地方的演员和剧团都在模仿陈朱二人在春晚上的表演。郭达和身边的朋友自然也能看到。有好几个朋友在看到小品后,都劝郭达:“你有幽默的天赋,演技又这么好,为什么不去试试呢?”但刚开始,郭达很为难。因为当时,话剧属于“阳春白雪”的艺术,而小品,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为了娱乐大众而已。郭达害怕观众接受不了一个话剧演员跑去演小品。最后,还是在家人的支持和劝说下,郭达才决定去试试。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个决定,改变了郭达的一生。

3. 春晚舞台上的辉煌与挑战

那年春晚前夕,小品《产房门前》正好还缺一个演员。郭达知道后,自告奋勇地去试了试。结果,他的表演得到了审核的一致好评,当即决定就是他了。郭达第一次上春晚,就刻画了一个缺乏基本常识,重男轻女的父亲形象。惹得观众捧腹大笑。郭达的名字也被全国观众记住。第二年,他又和杨蕾搭档,出演了小品《清官难断家务事》。同样火爆全国。郭达在喜剧方面确实天赋异禀,作为一个新人,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然而,就在他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出现了。郭达登上春晚没几年,“小品王”赵本山横空出世。凭借着好几个带有浓浓东北风情的小品站稳了脚跟,让全国观众都认识了“宇宙的尽头铁岭”。可郭达的节目却一次次被毙,这让郭达痛苦不堪。直到后来,一个女搭档的出现,情况才有所好转。这个人就是蔡明。蔡明一开始也不是喜剧出身,她从小就开始演电影。后来有一次,蔡明和陈佩斯合作。合作完后,陈佩斯对她说:“你很有喜剧天赋,可以尝试往喜剧方向发展。”蔡明这才放弃电影表演,专攻喜剧。郭达和蔡明合作的第一个小品是1993年春晚上的《黄土坡》。一个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父亲和一个洋媳妇,两人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种种误会让人忍俊不禁。这个小品也奠定了郭达和蔡明长达十几年的合作。他们有时候是父女,有时候是父亲,有时候是雇主和顾客。但无论哪种,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而且,郭达和蔡明的小品,在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还有深刻的主题。比如《黄土坡》反映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机器人趣话》早在几十年前,就有先见之明地预料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弊端。《梦幻家园》则反映了房地产行业的乱象。由于两人合作次数比较多,而且默契十足,很多人都误以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夫妻。还给两人带来过不小的困扰。其实,两个人都有家庭。尤其郭达,和比自己大一岁的妻子吴芳携手走过四十年。他在春晚舞台上的成就,和妻子的默默支持是分不开的。

4. 情感世界与生活选择

在认识自己的妻子之前,郭达曾经还和“国民女神”倪萍有过一段感情。那个时候,郭达是初出茅庐的喜剧新人,倪萍也还没有成为所有人的“梦中情人”。但这段感情最终还是因为倪萍家人的反对而告终。后来,郭达认识了话剧团的同事吴芳。吴芳当时是话剧团的服装设计师,曾经在全国服装设计大赛上得过奖。有一次,郭达拿着要用的演出服找到吴芳,请她给自己缝一个窟窿。吴芳正在吃饭,郭达就说:“你吃完饭帮我补补就行。”但吴芳却立刻放下碗筷,认真补了起来。郭达忍不住对这个认真的姑娘多看了几眼。后来,有一次剧团要去乡下演出。但是郭达因为家里有事来晚了,其他人已经乘着车出发了。郭达想追上同事们,手边又没有能用的交通工具。恰好这时,吴芳骑着自行车从他身边经过。听说了他的情况后,主动从车子上下来。把车把手递到郭达手里:“你骑着我的自行车赶紧去吧。”郭达脱口而出:“那你怎么回家呢?”吴芳说:“那你别管,你赶紧去吧,别耽误了演出。”郭达不好意思让其他演员等自己一个,赶紧骑上自行车离开了。后来他才知道,吴芳那天是走回家的。演出结束后,郭达把车还给吴芳。吴芳一看到郭达身后的自行车就笑了。郭达不明所以,往后一看,才发现车子已经被人高马大的自己压变形了。郭达有些不好意思,挠着头说:“对不起,要不我请你吃饭赔罪吧。”吴芳摇摇头:“出去吃饭多浪费啊,你又不是故意的,还是算了吧。”郭达不好意思,又说:“那你以后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话可以来找我。”吴芳答应了。后来,两人就渐渐熟了,常常没事的时候一起出去散步。虽然没有人捅破那层纸,但是剧团里的人都再说他们谈恋爱了。吴芳是小姑娘,听到这种话还让同事们不要乱说。没想到没过几天,郭达就拿着单位开的婚姻介绍信找到了她。原来,郭达想表白。但思来想去,觉得无论送什么都没有诚意。他觉得还是结婚介绍信最能表明自己的心意。吴芳见郭达做到这个份上,心里非常感动。没过多久,两人就领了结婚证。后来,郭达要去北京发展,吴芳一直坚定地支持他。但那个时候,他们的儿子刚刚出生。郭达觉得,自己要是走了,孩子没人照顾,因此一直下不了决心。吴芳知道他的担忧后,主动从单位辞了职,专职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随着郭达的名气越来越大,工作也越来越忙。家里的所有事都落在了妻子吴芳的身上。但吴芳依然无怨无悔,她知道,家里必须有一个人做出牺牲。每年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在团圆,吴芳只能抱着儿子,在电视上看到丈夫。

5. 退出春晚后的选择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郭达渐渐吃不消了。因为上春晚的压力实在太大了的,老艺术家们又是非常精益求精的。一次两次还好,每年都绷那么紧,身体就出现问题了。郭达长期患有高血压,终于在最后一次上完春晚后,他跟蔡明说:“我可能不能陪你上春晚了,真的太累了。”除了身体上的累之外,随着短视频的崛起,还有许多诸如“春晚越来越没意思了”,“小品一点也不好笑了”之类的评价让郭达难以接受。虽然说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接受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是,大家都是人,难免有累的时候。尤其是自己精心制作的节目被人如此评价,心里难受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对于郭达来说,退出春晚舞台也未必全是损失。至少,他终于可以在每年除夕陪陪妻子,陪陪家人。有时间和精力了,就去演演自己喜爱的话剧。这样的生活,也挺好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