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艾灸降血糖:糖尿病患者的新型治疗选择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48: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艾灸降血糖:糖尿病患者的新型治疗选择

近年来,艾灸这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展现出新的生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中医综合治疗,帮助众多糖尿病患者调节代谢功能,逐渐告别胰岛素,打破了人们对针灸只能缓解症状的传统认知。

01

艾灸治疗糖尿病的原理

艾灸,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调整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艾灸能够辅助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缓解糖尿病带来的多种并发症症状。

  1. 调节血糖代谢:艾灸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胰俞等,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与利用,从而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艾灸还能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2. 改善微循环: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微循环障碍。艾灸的温热效应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障碍,减少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生。

  3. 缓解并发症症状:艾灸对于缓解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心血管系统症状等均有显著效果。通过艾灸,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02

关键穴位与操作方法

  1. 胃脘下俞(胰俞):糖尿病的首选穴位,位于第八胸椎棘突下方,左右各开1.5寸的地方。通常使用艾灸5~15分钟。这个位置恰好在膀胱经的背俞穴循行线上。背俞穴是身体内脏器官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体表反应点。通过精准地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有效地促进相关脏腑的功能,甚至在疾病状态下帮助它们恢复。

  2. 脾俞穴: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个穴位。通常建议温和灸5~15分钟。《类经图翼》中提到,脾俞穴主要用于泻除五脏的热,与五脏俞穴的作用相同。而《针灸大成》则指出,脾俞穴主要用于治疗腹胀、饮食后胸背痛、多食体瘦等症状。

  3.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脐下3寸处,艾灸时也建议温和灸5~15分钟。关元穴则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交汇的穴位,是人体元阴和元阳能量的集中地。艾灸关元穴旨在滋养人体的元阴。

  4. 太溪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通过艾灸3~7分钟,可以温和地调理身体。太溪穴是肾经的重要穴位,被称为原穴。在中医理论中,原穴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关键点。太溪穴的刺激有助于滋养肾阴,增加体液,缓解干燥。

03

临床研究证据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黄鼎坚全国名中医传承人何列涛教授团队在合山市中医医院开展的中医中药针灸治疗糖尿病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位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针刺、艾灸、放血、姜敷、灯照、口服中药等综合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从入院时的空腹血糖11.54mmol/L、餐后血糖16.0mmol/L,降至出院时的空腹血糖7.63mmol/L、餐后血糖11.6mmol/L,并最终实现停用胰岛素,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

04

使用注意事项

  1. 专业指导:艾灸治疗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 饮食控制:艾灸虽能有效调节血糖,但患者仍需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保持均衡营养。

  3. 适量运动:结合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4. 注意安全:艾灸时需控制时间和温度,避免皮肤烫伤。孕妇、高热患者及某些特殊体质的人群应慎用或禁用艾灸。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辅助治疗方法,正逐渐在现代医学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通过合理的应用与调理,艾灸有望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益处。然而,艾灸并非万能之法,患者在选择艾灸治疗时,应结合自身情况,遵循专业指导,以确保安全有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