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防骗秘籍:识破电信诈骗套路
春节防骗秘籍:识破电信诈骗套路
春节前夕,电信诈骗分子也开始“冲业绩”了!根据武汉警方的最新提示,春节期间是电信诈骗的高发期,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呢?今天就为大家揭秘春节高发的诈骗套路,并分享实用的防范技巧。
春节高发诈骗类型
虚假交友诈骗
春节期间,很多单身人士可能在网上寻求伴侣,这使得虚假交友诈骗案例增多。最常见的形式是所谓的“杀猪盘”。诈骗分子伪装成有意追求者,逐步引导受害者投入金钱和感情,最终实施诈骗。
虚假贷款诈骗
在春节期间,急于用钱的人容易上当受骗。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发布所谓的“低门槛贷款”,诱使受害者下载安装虚假贷款APP,并要求其缴纳“解冻金”或“手续费”,最终造成严重损失。
机票改签诈骗
春节是搬家、返乡的高峰期,此时机票改签诈骗呈高发态势。许多受害者接到自称航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声称航班延误需要改签,并要求下载特定APP。在这一过程中,骗子轻易获取了受害人的个人信息。
游戏诈骗
如今,许多青少年沉迷于手机游戏,诈骗分子利用玩家心理,在游戏中设置陷阱,诱导受害者购买虚拟商品,进而骗取个人信息与支付密码。家长应更加关注孩子的上网安全,以防受骗。
老年人需特别警惕
老年人是电信诈骗的重点目标人群,特别是以下几类诈骗需要特别警惕:
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为由,要求老年人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诈骗分子打着“高收益”“低风险”的幌子,诱骗老年人投资虚假理财产品,最终导致资金被骗。
“以房养老”诈骗
诈骗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然后卷款潜逃。
实用防范措施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国家反诈中心APP具有诈骗预警、风险查询、快速举报等功能,可以有效防范电信诈骗。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下载,并按照提示完成注册和实名认证,开启“诈骗预警”功能。
不随意转账
无论对方说什么,只要提到转账,就要提高警惕。特别是老年人,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更不要随意转账。
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账号、手机号码等。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要仔细核实对方身份。
定期检查手机
子女要定期检查父母的手机,查看是否安装了可疑APP,特别是视频会议软件、小众聊天工具和非正规投资APP等。
电信诈骗虽然猖獗,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掌握防范技巧,就能让诈骗分子无从下手。让我们一起度过一个安心祥和的新春佳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