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教科书SHP History Year 7历史素养培育透视
英国历史教科书SHP History Year 7历史素养培育透视
英国历史教科书SHP History Year 7通过其独特的栏目设计和教学方法,为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深入分析该教科书在历史素养培育方面的特点,探讨其对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借鉴意义。
【摘要】英国历史教科书SHP History Year 7中做历史、大历史故事等栏目的设计深刻揭示了历史教学中历史时序、历史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的培育。该教科书中蕴涵的“以合作探究作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和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融合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根据历史逻辑,培养学生多重历史能力”等教学原理与方法,对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英国历史 教科书 历史素养
一、英国历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SHP History历史教科书
19世纪末,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英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中。长期以来,历史课程属于较为传统保守的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英国历史教育界完成了巨大的转变,学界开始畅谈“新历史科”,一种新的历史教育教学理念逐渐形成。进入21世纪后,英国于2007年颁布了《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列出了学生需要学习的六大核心概念和三大关键过程,更注重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处理、辨别、运用史料的技巧与能力。2013年,英国出台了最新版本的国家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帮助学生形成全球视野,构建个人与国家、世界的联系;同时设置了操作性极强的目标能力体系。在课程评价体系上,学校可以自由设定课程与评估系统,充分赋予学校设计课程的自由度。课程内容则回归编年式叙事,并在课程目标中强调“学生应该拓展和深化他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知识体系”。
在2007年修订颁布《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后,英国于2008年推出了SHP History系列教科书,该套教科书由7~9年级的三册构成,分别对应古代、中世纪、近代及现代。该系列教科书摒弃了“编年体”的书写方式,采用主题与编年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将书分为六大主题,即迁徙与定居、帝国、冲突、权力、普通生活、思想与信仰。教科书围绕各个主题设置了Doing History(做历史)、The Big Story(大历史故事)等栏目展开历史学习与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各项历史能力。
SHP History Year 7是SHP History系列教科书中为七年级学生编订的历史教材,全书内容对应古代历史。古代历史知识讲述穿插着丰富的图文史料教学、大历史故事、做历史等栏目设计与学生活动,从而培育学生的历史时序、历史解释、历史概念等历史素养。
二、SHP History Year 7教科书的栏目设计
1.Doing History
Doing History(做历史)常常出现在SHP History Year 7教科书中每一节主题教学内容后的学习栏目中,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的课程或概念后进行巩固升华,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Doing History栏目设置形式新颖,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史料的同时,还包含了让学生选择、辨析、运用史料的问题设置。
以SHP History Year 7中第一部分“迁徙,定居和帝国:从罗马人到诺曼人”中Doing History为例,编者为了能让学生构建缜密的历史逻辑与历史知识体系,将整本书大故事的全部内容按时间线整理,并制作成了零碎的小故事拼图,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拼图游戏,最终将零碎的小故事拼图整理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学生在拼图游戏过程中会关注到每个小故事的细节部分,使枯燥的历史变成有趣的小故事,激发了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随后,将有趣的小故事连接成跨越时间的大故事,能让学生的排序、甄别、分析历史的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拼图完成后,教科书上还有相应的问题设置,如Look back to pages 10-23. Add two more pieces to add more detail to the story.(回看10到23页,增加两个片段,为故事增加更多细节)学生以书中问题为导向,回溯课堂所学,去为拼图中精简的故事增添这一部分所学的内容细节。自此,识记知识的浅层学习转变为运用的深层学习。
2.The Big Story
The Big Story(大历史故事)是SHP History系列教科书中设置于每个大主题教学后,用来总结该主题部分并与稍后将要发生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的创新栏目。在SHP History Year 7中,大历史故事的内容设置通常是某个主题历史大故事的第一部分,学生将会在8~9年级的历史课程中学习后续部分,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理解历史的延续与变迁。
以SHP History Year 7第二部分“冲突:人们为什么要冒生命的风险”中The Big Story:Conflict Part One(大历史故事:冲突第一部分)为例,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学生了解并学习了中世纪战争简史以及著名的冲突战争。随着学习的结束,The Big Story展开了对冲突第一部分的学习,让学生画一幅思维导图去总结关于中世纪冲突的大故事。编者针对不同学习基础与创造力的学生给出了两个学习方向:其一,学生按已有的学习认知逻辑从头开始创建自己的思维导图,同时给出了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与思路流程,供学生参考制作;其二,提供一幅具有大框架的思维导图,但缺少部分故事的例子与证据,学生根据所学去添加示例与细节,使其成为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
学生在绘制或添加细节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所学知识,完成对本部分内容的复习与巩固,还可以梳理完善知识体系结构,构建历史逻辑,从而使历史知识、技巧与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这样,学生在后续冲突二、三部分的学习研究中,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向前发展以及事物关联,看到时空转化中历史的人、事所发生的变化与联系。
三、SHP History Year 7教科书培育历史素养的学理分析
1.历史概念素养的培育
概念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对事物共同的本质特点的概括,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而历史概念就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历史概念包括名称、内涵和外延三个部分。在历史教学中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概念的本质及其区别于其他概念的特征。SHP History系列教科书编者强调学生要在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历史概念,并完成历史概念的实际运用与迁移,最终实现对于历史概念的整体学习。
SHP History Year 7教科书中对于历史概念的学习常以问题为导向,摒弃了限制学生思考的概论性内容,用what,when,who等疑问句导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第二部分“CONFLICT”的学习中,学生以问题“What should everyone know about the Crusades”展开对于中世纪十字军东征的历史概念学习。学生带着对十字军东征的疑问进行探究,随后根据书本上的图文史料展开学习,逐步了解到十字军东征中所涉及的耶路撒冷控制权问题、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物Richard、Saladin等知识。学生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对整个范畴内的史实进行归纳与总结,最终对十字军东征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2.历史时序素养的培育
人类历史以时间为尺度,以实践为内容。任何历史事物、历史人物都处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其发展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历史时序。历史时序观念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SHP History系列教科书十分重视对学生历史时序观念的培育,旨在通过丰富的图文史料研习、循序渐进的问题探究活动将历史时序观念置于历史课程成就目标的首要位置。
以SHP History Year 7第一部分“MOVEMENT,SETTLEMENT AND EMPIRE”中“A quick history of Britain before 1066”学习内容为例,整个子目详细概述了铁器时代的英国、罗马不列颠时期、撒克逊英格兰时期以及诺曼英格兰时期。学生能够通过对每段时期有代表性的社会面貌描写,了解到英国的历史社会顺序发展,从而对1066年前的英国历史有一定时间顺序上的感知。在随后的“Doing History:Chronology”探究活动中,学生要将这一部分出现过的人或时期与正确的时间相互对应起来,制作时间轴。在该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年表的绘制,增强自己对于历史事件时序的认知。同时,年表的绘制也能帮助学生进行历史事件框架整合,形成整体性的历史知识体系。
3.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合理地解读、说明历史事件和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建构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并展开论述。SHP History系列教科书聚焦学生多重历史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史料的辨别、比较、分析等能力的运用,来发展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以SHP History Year 7第六部分“IDEAS AND BELIEFS”中“Why did people argue so much about new religious ideas”学习内容为例,书中列举了中世纪西欧天主教和新教不同的信仰方式,并开展了如下讨论活动。讨论:1.比较天主教信仰16和新教信仰AF。两教之间关于教堂、装饰、牧师、教皇、圣经等有何种意见分歧?2.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有什么共识吗?3.你认为对于英国乡村教堂里的普通人来说,哪个改革对其影响最大?学生在进行该探究活动时,首先要回溯中世纪的宗教知识,定位到相应的历史时空。其次,学生要研习教师给出的文字史料,了解两个教派的信仰方式。最后,学生要进行教派间观点的甄别、比较,完成第一问,即关于教派信仰方式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对比。对于第二问,学生要进一步分析史料,结合已有的认知找出两个教派的共识点。针对第三问,学生要结合所学在理解中世纪教派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形成自己的观点,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通过此类活动的探究学习,学生能不断强化历史解释素养,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历史素养由浅入深的转变。
四、SHP History Year 7教科书培育历史素养的特点
1.以小组合作为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建构历史认知
在SHP History系列教科书中,编者在每个课时中都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探究活动,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特别是Doing History、The Big Story栏目的设定,旨在通过新颖的学习形式,如卡片游戏、拼图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近几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国教师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注重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合作探究式教学能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历史认知体系的建构。学生在学习中会不断探究历史因果关系和历史发展规律,历史思维也会逐步向高层次发展。同时,教师还应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分析与指正,从而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合作探究路径。
2.以多学科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SHP History系列教科书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趋向全面性与整体性,在SHP History Year 7第五部分“ORDINARY LIFE”主题中选用了中世纪流行病黑死病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让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流行病的出现与发展,了解普通人如何在疾病下存活。学生通过医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学习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从而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以及健康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向学生传递人文关怀。历史教学应整合历史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开展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横向迁移能力,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让学科教学向整体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
3.以多种历史能力作为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SHP History Year 7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历史能力培养是多样化的。与一般的历史教学所要培养的学习能力不同,该课程的教学目的贯穿于每一个教学任务当中。该教科书以丰富的图文史料研习活动为载体,以问题导向为探究模式,提升学生理解、辨析、分类、排序、运用等多种素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逐步提高自身学习历史的能力,掌握历史知识内在的逻辑链条,形成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分类、排序关乎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这背后隐含了科学性,换言之,分类、排序并非凭空捏造、随意搭配,而必须符合史学“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有理有据”的基本原则。在该教科书中,分类、排序、运用等能力的培养,对于我国历史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张汉林.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张利娟,邓宇.英国历史科中的时序观念论析[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1(10).
[3]张继国.有效开展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2
023(31).
[4]陈德运,王雅倩.基于排列组合思路创新设计历史原因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04).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24年第9期,本文图片来自于拍信网。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石珮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