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顺产,这4个要素很关键!
想要顺产,这4个要素很关键!
每一位准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如期顺利地破壳而出。而能否将胎儿顺利地娩出,需要许多条件的配合,其中包括决定分娩的四个要素以及孕妇本身的健康状况能否耐受分娩等,只有各个条件相互适应,分娩才能顺利进行。
决定分娩的四个要素就是: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因素。
产力
产力就是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排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腹部肌肉的收缩力、膈肌收缩力和肛门部肌肉的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是主要产力。能迫使宫口开大、胎儿下降、胎儿胎盘娩出,它从临产开始一直持续到分娩结束,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和缩复作用的特点。
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孕期营养不良、过度体力消耗、过度精神紧张等均可造成子宫收缩乏力或不协调性宫缩,影响产程的顺利进展。分娩过程中脱水、酸中毒、长时间不活动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的重要原因。
准妈妈对子宫收缩力能做的力所能及的准备有:
- 避免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合理营养,避免巨大儿的发生;
- 避免孕期营养不良:合理营养尤其注意蛋白质、钙、锌、维生素B1的补充;
- 临产前期正常活动、喝水进食;
- 避免过度体力消耗、过度精神紧张:良好的心理准备。
辅助力量
腹肌收缩力、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是分娩的辅助力量。
- 其中腹肌和膈肌收缩力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该力量的大小及能否正确使用对缩短第二产程至关重要。所以孕期要注意这两部分肌肉的锻炼。
- 肛提肌是位于骨盆底的肌肉,也是重要的分娩辅助力,它的收缩力可以协助胎头的内旋转、仰伸及娩出。也有助于胎盘娩出。
- 准妈妈在孕期要注意盆底肌肉的锻炼(凯格尔运动),产后也应该继续进行。
- 注意孕期的盆底肌肉收缩锻炼应该慢收慢放,50次/组,4组/日 。
产道
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两部分。这条通道可不是一条光滑笔直的大道,而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
骨产道
骨产道就是真骨盆,其径线、形态、倾斜度等等均可影响胎儿的顺利娩出。骨产道不仅坚硬,而且大小和形状不规则,是一条椭圆形的通道,最窄的地方直径仅10厘米,和胎儿头部直径差不多。所以胎儿要不断旋转,找到一个最佳角度,并且让头骨稍稍改变一下形状才能通过。
怀孕后激素水平的变化使骨盆各关节松弛,从而有限的扩大了骨盆的空间,孕妇的运动和某些体位(比如髋部运动、直立位、弓箭步、蹲位等)可以增大骨盆空间,孕晚期和分娩期合理的运动可以使胎头正确衔接,获得“最佳胎方位”(最有利于胎头通过骨产道的方位),使胎儿顺利通过骨产道。
软产道
软产道由子宫下段、子宫颈口、阴道、外阴构成。
软产道中最艰难的部分是子宫颈口,在临床上表现为宫颈缩短、变软、消失及扩张,即所谓“成熟”。临产时子宫颈“成熟”了,才会在产力的作用下逐步扩张,而孕期对子宫颈的准备就是促进它的“成熟”,对孕妇而言力所能及的准备有:适当运动,促进胎头及早入盆,通过胎头对宫颈的压迫(楔状作用)促进宫颈成熟;再就是正确对待临产前期宫缩,理解临产前期宫缩的作用,不紧张,沉住气。
阴道和外阴盆底软组织是软产道的另一部分,它们会对胎儿的娩出形成阻力。孕晚期通过盆底肌肉锻炼、积极治疗外阴炎症、合理的外阴按摩可以增加阴道外阴弹性,减少生产阻力,减少分娩裂伤。
胎儿
能否顺利分娩,还取决于胎儿的大小、胎位、胎儿的附属物是否正常。
胎儿大小
宝宝最适宜的出生体重为2900-3499克。孕期应均衡营养,争取宝宝获得最佳分娩体重。
胎位
胎位是决定胎儿能否正常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
胎儿头位的准妈妈要注意孕期的姿势和适度运动,争取获得“最佳胎方位”——孕晚期最后几周提高临产时胎儿位于分娩期最舒服、最利于产程进展的左枕前和左枕横的可能性。
孕晚期产妇要避免仰卧位和半卧位,因为这些体位能使胎儿形成枕后位。不鼓励蹲坐和长时间坐车旅行。
胎儿附属物
胎儿附属物指胎盘、脐带和羊水,孕期要注意合理营养,按时产前检查,关注胎盘、脐带、羊水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社会心理因素
孕妇的不良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分娩过程和胎儿状况,比如易造成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产后易发生围产期并发症等。孕妇的精神心理状态对是否能顺利分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焦虑、恐惧、紧张、脆弱等不良心理状态会导致“情感性难产”。
助产士需要让孕妇本人、丈夫、周围的亲人都应认识到这一点,从思想上解除恐惧和担忧,正确认识和对待妊娠及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而不是医疗过程,许多研究已经表明:为分娩做了充分准备的孕妇所感到的疼痛及不舒服的压力和焦虑较少,因而医生干预也较少,且产程较短,特别是第一产程缩短。
文章来源: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