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管理 | 如何科学管理高血压?读完这篇文章就懂了!
慢病管理 | 如何科学管理高血压?读完这篇文章就懂了!
有着“无声杀手”之称的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国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那么,如何有效进行科学管理,做到预防好、控制好高血压呢?
定期检测,记录血压
预防高血压、科学管理高血压最关键的一步是定期自测血压,随时掌握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有些人即使患上高血压,但是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最好的方法就是年过40岁以后,每年定期1-2次给自己测量血压并记录下来,持续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
如果已经是高血压患者,那就更需要定期测量血压情况并记录,或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及时了解饮食、运动、药物等如何影响血压,评估治疗效果,及时根据血压变化情况调整药品剂量和治疗方案。
按时吃药,稳定血压
高血压是一颗“定时炸弹”,危险性很高,甚至能要命!患上高血压之后,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按时吃药。因为高血压这种慢性病的治与不治之间,患者的生命长短和生存质量截然不同。
血压下降就停药,经常漏服或没有坚持长期服药,经常更换药物,坚持使用最新药品等等做法,最常带来的后果是药虽然吃了,但血压却没降下来。
高血压患者服药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足量用药,不要频繁换药,不要擅自乱用药物,不要不测血压就服药,切忌临睡前服药,服药不能间断,即使无症状也要坚持用药,不要盲目相信非专业人士的用药、治疗经验。
只有遵医嘱按时吃药,才能真正做到控制血压、稳定血压,避免对身体的损害。
合理膳食,健康生活
高血压患者,特别是有肥胖倾向的高血压患者最需要改善饮食结构,合理健康膳食,同时做到每餐食物多样化,吃饭吃到八分饱。
饮食方面,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度吃点蔬菜、水果和薯类,控制热能摄入,减少高脂肪饮食的摄入,少吃或不吃甜蛋糕、甜点心等含糖高的食品,多吃些牛奶、淡水鱼等低胆固醇食物,拒绝动物内脏、鱼籽、蛋黄、动物油等高胆固醇食物。
特别是可以在低脂肪摄入的前提下,新鲜蔬菜的摄入可以适当增加,对血压的稳定大有裨益。同时,高血压患者应重点关注食盐的摄入,每人每天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4克以下。含盐量较多的腌菜、咸肉、腐乳、榨菜等应少吃。
拒绝烟酒,节制娱乐
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拒绝烟酒,避免接触二手烟,同时节制娱乐,健康生活。
因为过量饮酒会使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压波动加剧,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不过饮酒引起的高血压可通过戒酒或限酒改善情况。
吸烟同样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同时还会增加高血压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减弱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吸二手烟也可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且对女性影响尤甚。我国人群调查结果显示,丈夫吸烟的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丈夫不吸烟者的1.28倍。
另外,高血压患者在进行下棋、打麻将、打牌等娱乐活动时,应以节制为原则,娱乐为目的,而非输赢,切忌不可过于激动,否则容易导致情绪升高,另外娱乐时间可以以1-2小时为宜适度娱乐。
坚持适当、适度运动
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可以降低血压,改善体重指数和血脂水平,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危险。
高血压患者应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以促进热量的消耗,减少多余的脂肪,改善脂类、糖类代谢,控制体重,增强体质。有氧运动被视为高血压患者较为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游泳、慢跑、快走、打乒乓等,另外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也十分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
锻炼时,应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下、刚吃饱饭的情况下进行运动。运动后避免情绪紧张,不要马上洗热水澡,以免血管扩张,导致心脏供血减少。高血压患者尤其不宜在寒冷的早晨锻炼,以避免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运动不同于正常人的身体锻炼,一旦过量会有健康风险。严重高血压患者病情未控制者暂时不宜运动。
平衡心理,减轻压力
高血压发病与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高负荷压力等不良情绪显著相关。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一项包括45.5万人为期5年的研究发现,焦虑使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约2倍,抑郁使女性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约3.5倍。另一方面,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北京市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在2274例高血压患者中,发生焦虑、抑郁的比例分别为32.5%、5.7%。
焦虑和抑郁症状还会影响到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直接降低高血压非药物治疗(如生活方式干预)效果约34%,增加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不依从性约7%,重度焦虑的高血压患者不依从性风险增加1.56倍。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减轻精神压力,当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时,应善于向亲人、好友倾诉、抒发情绪、宣泄压力,必要时进行专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保持心态平衡,有助于控制血压。
改善睡眠,预防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通常为7-8个小时,老年人可以适当减少到6-7个小时。同时做到按时就寝、按时起床,按照自己的生物钟节奏来作息和活动,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才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在吃过午饭后,可以小睡片刻,一般以半小时为宜,老年人可延长半小时。如果没有条件卧睡,可以仰坐在沙发或椅子上闭目养神,让全身放松,这样有助于降低血压。
晚上入睡时间与晚餐时间要掌握好,睡眠的最佳时间应该在吃完晚餐后的4小时左右,这时胃里的食物大都已经消化完毕,睡眠时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不过晚上睡觉前可以喝一杯白开水或牛奶,补充水分的同时还可以防止血液黏稠,预防意外发生。
写在最后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压尤为重要。建议高血压患者家中自备家用动态血压仪,可以定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对于怀疑自己患高血压的人来说,做一次动态血压监测,再根据自己平时的健康状况,就能知道自己是否有高血压了。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或者怀疑自己患上高血压的人,均需要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是诊断高血压和判断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可靠标准,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降低心脑血压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