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百日咳高发季,这些防护要点请收好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54: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百日咳高发季,这些防护要点请收好

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百日咳累计发病人数接近6万,其中3月份病例数同比增长近33倍。这一数据引发了公众对百日咳疫情的高度关注。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鲍特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其典型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病程可长达2-3个月。婴幼儿是高危人群,尤其是5岁以下未接种疫苗的儿童。

01

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

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主要传染源。各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病,其中没有打过疫苗的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风险最高。

02

临床表现

典型的百日咳病例,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周后,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鸡鸣样声音,咳嗽夜间加重,可伴有呕吐。其中婴儿病例感染后多无典型痉挛性咳嗽,易出现发绀、气促、呼吸暂停,甚至窒息,出现以上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排查,以免延误治疗。

03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是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DTaP)三联疫苗。接种时间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通常疫苗接种3-5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若有流行时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

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调整百白破疫苗的免疫程序,改为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这一调整旨在提高疫苗保护效果,特别是加强对新生儿和婴幼儿的保护。

个人防护

  • 佩戴口罩: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 易感人群做好防护:小孩、年老体弱者、孕妇等易感人群在百日咳流行季,尽量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公共场所注意戴好口罩。
  •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纸巾掩住口鼻,适当锻炼、清淡饮食提高自身抵抗力。

暴露后预防

对未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婴幼儿、家庭内和托幼机构的密切接触者、有明确接触史的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婴幼儿看护者、新生儿病房医务工作者等高危人群,在暴露后21天内给予药物预防或紧急接种疫苗。

04

诊断与治疗

百日咳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方面,由于国内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建议2月龄以上儿童和成人首选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Z),并根据年龄或体重确定给药剂量,坚持用药14天。对于2月龄以下婴儿,可考虑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百日咳可引发肺炎、肺动脉高压、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也应注意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在百日咳高发季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免受疾病侵害。通过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和及时治疗,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百日咳的传播,降低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