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期末必考重点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36: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期末必考重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是初中生物学习的起点,也是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等单元。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本文将对各单元的重点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

01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具有生长、繁殖、遗传变异、新陈代谢、应激性等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通过摄食获取营养,通过呼吸获取氧气,通过排泄排出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向光性、向水性等。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实现生长,通过有性或无性生殖产生后代。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保证物种的延续,变异促进物种的进化。

2. 生物圈

  •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含森林、草原、湿地、海洋、淡水、农田、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以及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等)。
  • 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传递,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过度干扰会导致破坏。
02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观察与实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用肉眼或借助工具(如显微镜)及设备(如照相机、摄像机),并记录结果。
  • 使用显微镜
    • 结构: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
    • 步骤:取镜安放 → 对光 → 放置玻片标本 → 调焦观察 → 清洁收镜。

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大液泡
小液泡或无
叶绿体
线粒体

3. 细胞分裂

  • 过程: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遗传物质复制后均分。
  • 意义:促进生长发育和繁殖。

4. 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 动物体: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个体
  • 植物体:细胞 → 组织 → 器官 → 个体
03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 绿色植物的类群

  •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大多生活在水中。
  • 苔藓植物:有茎叶分化,无真正的根,生活在阴湿环境。
  •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用孢子繁殖。
  •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

2. 被子植物的一生

  •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 植株的生长:根的生长主要靠分生区和伸长区,茎的加粗生长靠形成层。
  • 开花和结果: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

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 蒸腾作用:植物通过气孔散失水分,参与水循环。
  • 根的吸水:根毛是主要的吸水部位。

4.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 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 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进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

  •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6.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 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等。
  • 保护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的核心知识点,建议同学们结合课本和课堂笔记进一步巩固理解。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资料或练习题,可以随时提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