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粿条:从传统小吃到百亿产业的蝶变之路
汕头粿条:从传统小吃到百亿产业的蝶变之路
一碗热气腾腾的粿条,承载着潮汕人世代相传的饮食文化。如今,这道传统美食正搭乘预制菜的东风,从汕头的街头巷尾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餐桌。
政策引领,擘画产业发展蓝图
2024年,汕头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汕头方便粉(粿条)产业化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汕头方便粉(粿条)作为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点。按照规划,到2025年,汕头将打造出一系列预包装的汕头方便粉(粿条)产品,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
为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汕头市工信局从四个方面发力:谋划产业载体、培育产业集群、突出技术支持、打造推广平台。目前,濠江区冠炜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准厂房和金平区海源国际食品智慧城两个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为产业发展夯实了根基。
创新驱动,破解产业化难题
在汕头市杏花吴记食品有限公司的十万级洁净车间里,一台台自动化生产设备正有序运转。经过数年的研发,该公司成功开发出常温储存的方便粿条,产品在常温下可保存12个月,且口感、色泽接近现场制作的效果。
广东纳佳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则另辟蹊径,引进新型冷却速冻设备,研发出低温保存的牛肉丸方便粿条。通过双螺旋速冻技术,产品在短时间内被冷冻至零下35度,最大限度保留了口感和营养成分。
拓展市场,打造“汕头味道”品牌
目前,汕头已有16家企业推出35款方便粉(粿条)产品,部分产品已成功上市销售。企业积极布局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直播带货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广东集味村食品有限公司营销策划经理辛宰勇表示,其产品在电商平台一个晚上可以卖出1000多单。
在国际市场方面,汕头粿条也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产品不仅销往海外,满足华人华侨的乡愁,更以其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国际消费者的青睐。据统计,目前有一部分销售群体是海外的华人、潮商,他们通过这一碗速食的牛肉丸粿条,可以品尝到家乡的味道,一解乡愁。
集群发展,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金平区入选广东省首批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目前,该区拥有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51家,今年1至5月完成规上工业产值超33亿元,食品产业基础扎实。
金平区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的策略,大力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目前,全区已有8家企业推出或试产方便粿条(粉)产品。金平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综合运行股股长郑燕雄表示,将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支持食品工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金平方便粿条(粉)产业。
从“小粿条”到“大产业”
汕头粿条的产业化发展,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2023年汕头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产值大幅增长12.6%。预计到2025年,汕头方便粉(粿条)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将突破百亿元大关。
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郭鹏程表示,汕头正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推动粿条这一特色传统食品实现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这不仅是一场美食的革命,更是汕头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的重要突破。
从传统小吃到产业化发展,汕头粿条正以创新为动力,以文化为灵魂,以市场为导向,书写着“小粿条”到“大产业”的精彩蝶变。这不仅是一碗粿条的故事,更是汕头这座美食之都迈向国际舞台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