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世界地质公园新发现白垩纪微小型恐龙足迹化石 属中国西北首次
临夏世界地质公园新发现白垩纪微小型恐龙足迹化石 属中国西北首次
临夏世界地质公园近日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黄河三峡大景区发现一组五枚小型恐龙足迹化石。经专家初步判断,这组化石为白垩纪时期的微小型恐龙足迹化石,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小的恐龙足迹化石之一。
临夏世界地质公园新发现白垩纪微小型恐龙足迹化石 属中国西北首次
受近期持续降水影响,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工作人员在园区内一处剥落的岩体表面,发现了一组五枚小型恐龙足迹化石。经专家初步判断,这组化石为白垩纪时期的微小型恐龙足迹化石,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小的恐龙足迹化石之一。
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临夏世界地质公园的古生物化石记录,也为研究白垩纪时期小型恐龙的生态习性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临夏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和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
走进地质大观园 感受亿万年奇观
临夏世界地质公园是一处集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内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包括丹崖地貌、河流地貌、构造地貌等多种地质景观,展现了地球数亿年的地质演化历史。
游客可以乘坐快艇,沿黄河逆流而上,穿越险石奇峰,欣赏壮观的炳灵丹崖地貌。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一座座赤壁丹崖呈现出各种奇特的造型,如文成进藏、布达拉峰、禹王峰、佛掌峰、飞来峰等,每一处皆是大自然的杰作。
临夏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临夏世界地质公园于2024年成功晋级世界地质公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全球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举办各类科普活动、研学活动和国际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期间,临夏世界地质公园举办了开园仪式,并与中国多个世界地质公园缔结姊妹公园关系。公园还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地质公园会议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科研与科普并重
临夏世界地质公园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重要的科研基地。公园内拥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包括和政古动物化石、沙蚺化石、犀牛化石等多种珍贵化石,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公园还注重科普教育工作,通过举办各类科普活动、设立科普展览、培训科普讲解员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地质科学知识。2024年,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讲解员在甘肃省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展示了公园在科普教育方面的实力。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公园通过实施林长制、网格化管理等措施,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同时,公园还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提升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公园还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举办美食节、文艺演出等活动,展示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2022年,临夏地质公园—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成功入选“甘肃文旅100个美好目的地”,成为甘肃省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临夏世界地质公园的成功晋级和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旅游知名度,也为地质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提供了重要平台,展现了中国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