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正念,改善生活
学会正念,改善生活
接触到正念是近几年的事情,经常会感觉很忙碌,每天都安排的满满的,可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忘记了什么,失眠、健忘、工作效率不高。很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可现实的环境又让人一刻也停不下来。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声音,很难分辨,这些声音听多了的感受就是沮丧、迷茫、无力,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了几期正念的入门课,尝试做了一次正念行走。以前我经常饭后出去走路,每次走路我都不会忘记带耳机,有时听音频、有时听音乐,我感觉这样“一举两得”,时间利用更高效。这样“一心N用”的方法对身体的帮助有多少我不好确定,音频收听质量肯定是差强人意,会受到沿途遇到的人和事干扰,断断续续,我自己都不确定有多少内容听漏了。尝试正念行走那天,我没有带耳机,手机关掉,专注感受行走,感受行走时环境的变化、身体的变化,我诧异地发现我居然“不认识路”!走了很多遍的马路是有变化的,红绿灯隔断的马路两边的绿植完全不同;不远处小河岸边的步行道,西侧是花砖路、东侧是塑胶跑道;我要经过大大小小五座桥!-----这条曾经走过若干次的路,突然变得既熟悉、又陌生。我开始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一次只做一件事,保持专注。当然,这样的做法起初让我很不适应,我不得不放弃一些想做的事;即便在做一件事,我的脑袋也会经常不受控地想东想西。《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一书中对这种现象叫做带宽不足,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总会陷入到紧张和焦虑当中。我开始定期复盘,让自己暂停,写出想做的事情,权衡一下,放弃一些想法和事情,让自己不要总是到处分心。我能体验到的是,放弃一些事,既没有让我的生活质量下滑,反而让我对自己更满意。放慢一点,降低要求、减少期待,我的睡眠状态改善了很多。 以上,是我实践正念后带来的一些收获;对于正念究竟能带来什么、该如何运用和实践到工作和生活当中,网络和媒体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越看越迷茫。直到我遇到吴艳茹医生写的《正念:照进乌云的阳光》,我才觉察到正念的力量,正念带来的疗愈和改变。
吴艳茹医生是资深的精神科医师,同时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资格的精神分析治疗师。这本书的特色就是本源和落地,一是作者是资深正念导师,她是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正念中心正念减压(MBSR)资格导师,已完成牛津大学正念中心正念认知疗法M1-M4的培训;二是作者至今还活跃在临床一线,借助咨询实践、团体正念治疗等方式帮助了众多需要帮助的人们,书中引用了大量来访的实际改善案例,可以让读者以此为镜,在遇到类似困扰时也可以借鉴经验;三是作者在书中无私分享了自己在学习、实践正念过程中的领悟和思考,字里行间充满了仁爱和智慧。
认识正念
正念,即“Mindfulness”,创始人卡巴金博士对正念的定义是:正念是有意识、非评判、温和、好奇、善意地觉察当下发生的一切,包括自己身心的状态、变化以及周遭环境中的人和事,核心是培育觉知力,以增进自我理解、智慧和慈悲。
正念有九个态度:非评判、信任、接纳、耐心、初心、无争、放下、感恩、慷慨。
正念的实践场合与方法
正念的实践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进行,比如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甚至是在吃饭、洗澡等日常活动中。
正念有三大技术:静坐呼吸、身体扫描、正念伸展。这三个技术都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提高专注力、培育觉察力、调节和改善情绪。
本书根据这三大技术,提供了17个音频资料供读者扫描下载学习实践,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同时附上了学员练习后的感受,非常实用。
这本书中充满了令我感动的案例和改变的故事,正念有觉知三角:想法、情绪和身体感觉。通过正念,觉知自己,很多受焦虑、失眠、疾病、关系困扰的人都获得了全新的、充满希望的生活。
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困难、意外、失意、悲伤,你并不孤单。这里,有一个词非常打动我,就是“滋养”,通过正念、引发觉察,辨别每天的行为,哪些是滋养自己的、哪些是消耗自己的,保留和发扬滋养自己的行为,比如阅读、和家人朋友的美好时光、一段美妙的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消耗自己的,逐步减少和改善,比如因焦虑、担心、逃避产生的憎恨他人、无效社交、刷无聊的视频、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等。
如果你感觉到自己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不妨试试正念,觉察当下、关爱自己,开启智慧,发现生活之美,度过丰盛的人生之旅。
本文原文来自豆瓣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