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进阶之焦距与视觉叙事
摄影进阶之焦距与视觉叙事
在摄影中,焦距不仅是技术参数,更是表达思想的有力工具。不同焦距的镜头能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帮助摄影者实现更富表现力的视觉叙事。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焦距与视觉叙事的关系,并通过多个摄影作品实例,展示如何运用焦距来增强照片的故事性和情感表达。
焦距的概念与作用
焦距是指镜头在成像过程中,从成像平面到成像物体的距离。在摄影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拍摄距离和变换镜头焦距来改变画面中影像的大小。这两种方法对于被摄主体而言是等效的,但对背景和主体与背景的比例关系而言却是完全不同的。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人们用相机记录瞬间已不是难事,但用相机来叙事,就有一定难度了。如何恰当运用手中镜头的焦距是关键。
我们在构图时,首先要确定镜头的焦距,因为焦距决定着画面的景别、视角、透视和景深。它不仅仅是摄影技术的一部分,更是摄影者表达思想的有力工具。不同焦距的镜头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并发挥相应的作用。通过对焦距的全面掌握,摄影者可以更为精准地选择镜头,以实现更富表达力的视觉叙事效果。
长焦镜头与视觉叙事
镜头按照焦距的长短,可以分为长焦镜头和短焦镜头。一般来说,焦距大于50mm的镜头被称为“长焦镜头”,小于50mm的镜头被称为“短焦镜头”。
当我们运用长焦镜头拍摄时,长焦距独特的光学特性会通过局部聚焦和背景虚化,赋予照片叙事效果,营造出独特的画面氛围,使观者深入感受被摄主体的情感。这种能力使得长焦距常被用于拍摄人物或其他远距离的主体,使其在画面中更为突出,传达孤独、深思或沉静的情感。通过长焦距捕捉到的被摄主体的微妙表情和细节,会令观者更容易与主体建立情感连接。在人像摄影中,我们通常会采用长焦镜头加大光圈的方式来虚化背景、突出人物,这种情境虚化的效果可以为叙事注入柔和的氛围,使观者更专注于主体而不受干扰。
丰收的喜乐 邓延萍 摄
点评:作者透过稻田前景来拍摄,中长焦端的选择有效突出了中间的主体人物。他们排列有序,形成韵律感,表情和动作被抓取得比较到位。如果再注意一下画面的水平线和天空曝光,效果会更好。
蒙古汉子 李金玲 摄
点评:作者利用长焦镜头抓拍到了蒙古汉子射箭的瞬间,背景纯净,人物表情自然,充分展现出人物的性格与气势。黑白色调的处理使画面更具质感,人物细节更丰富、耐看。
茶山晨曦 陈国宜 摄
点评:广角镜头的合理运用将日出照耀下的美丽梯田表现出来,空间层次感强,影调细腻丰富,冷暖色调交融,画面的整体氛围营造得不错。
勇敢者的盛宴 程淑贵 摄
点评:这是一张航拍的大全景海边图像,交代出海边人们在进行某项活动的精彩瞬间。构图饱满,人物多而不乱,主题传达到位。
丰收的喜悦 钱铭 摄
点评:作者采用中焦段拍摄,将前景小狗、中景人们采菊花、远景房屋炊烟各部分依次展现。画面层次分明,增强了叙事性,带给观者丰富的解读空间。
苗族圆舞曲 龚新华 摄
点评:作者利用广角的方式来表现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拍摄出动静结合的效果。远处的盘山路交代了环境信息,但削弱了活动主体的表现,建议后期大幅度裁切,让圆舞曲更加突出。
瑞雪映梯田 王梦 摄
点评:短焦距所展现的大场景将梯田恢弘的气势表现了出来,梯田的线条形成韵律节奏,画面美不胜收。需注意的是,画面中绿色部分的色调处理略显偏色。
航道 毛燕芬 摄
点评:作者在华灯初上之时按下快门,拍摄时机得当,漫天彩霞映照于水面,水天一色,浪漫的蓝紫色调渲染出灯火辉煌的城市之美。画面曝光准确,色彩和谐,带给观者美好的视觉享受。
春运爱心直通车 谢展程 摄
点评:作者运用短焦距镜头将整个场景记录下来,交代了地点和人物,信息全面,光线运用也比较准确。遗憾的是,人物表现有摆拍痕迹,不够自然。建议多拍几张,优中选优。
山沟沟里的婚礼 赵效宁 摄
点评:作者采用广角镜头拍摄,透过前景的居中构图将人们的视线集中到一对新人身上。青山绿树环绕,展现了婚礼现场的美好风景和浪漫气氛。需注意的是,前景部分面积略大,影响了整体画面的效果,建议适当虚化前景或者裁切成竖片。
云海泛波巴山雪 符政 摄
点评:作者利用广角镜头的特性将整个画面进行了夸张变形,突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右上角的宝塔更是锦上添花,提升了画面的可看性。
园艺之作 马宏彩 摄
点评:作者采用俯拍的方式来表现园林全景,曲线的韵律感和鲜艳的色彩互相配合,人物星星点点地分布在步行道上,画面整体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护 余悦海 摄
点评:作者采用中焦段拍摄,对主体人物和环境信息有所保留,加上开放式构图,留给观者更多想象空间。人物动作捕捉到位,体现出丰富的情感内涵,有效传达了主题。
枯荷之美 徐静 摄
点评:作者采用长焦镜头加大光圈拍摄残荷局部,画面出现了虚化模糊的效果,暖色调的处理方式强化了残荷之美,画面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柿子红了 毛镇安 摄
点评:作者利用长焦镜头压缩空间感,将画面的视觉中心聚焦到采摘柿子的老者身上。红色的柿子虽多但不乱,充满画面,更好地衬托了主体。如果把人物的脸部提亮一下,效果会更好。
短焦镜头与视觉叙事
与之相对应的短焦镜头,拍摄视角更大,能够呈现出宽广的视野,使观者充分感受整个场景的氛围,为叙事创造出更为开放和丰富的背景。由于广角的特性,短焦距会产生透视扭曲效果,使离镜头较近的物体显得更大,这种透视扭曲效果为画面增添了戏剧性和夸张效果,可用于强调某个特定主体或情节。短焦镜头常用于拍摄建筑物,它能够在有限的拍摄距离内捕捉到整座建筑的细节,并烘托其雄伟。在风景摄影中,短焦距能够捕捉到广阔的景色,使整个画面更为生动和宽广。
短焦距也适用于在有限空间内捕捉丰富的细节和创造多层次的构图。通过合理安排前景、主体和背景,摄影者能够塑造较为复杂和丰富的叙事结构,使观者被画面中的元素吸引,令叙事更加真实和引人入胜。在人像摄影中,相对较短的焦距能够拉近主体与观者之间的距离,营造一种亲近感。在视觉叙事中,这种效果常用于强调主人公与观者的直接关系,增加观者的参与感,再加上透视扭曲的效果,增强紧张氛围,使观者投入情节的发展中。
焦距变换与叙事节奏
视觉叙事不但可以单独运用长焦或者短焦镜头,也可以在不同故事表达中变换焦距,实现视角的巧妙转换,拍摄有叙事节奏的专题。在展示不同场景或人物时选择不同的焦距,有助于观者更好地理解画面内涵。同时,焦距变化也可以用来表达人物的情感演变,从长焦距到短焦距的切换,能够呈现出情感由疏离到亲近的转变。在表现故事高潮时,摄影者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焦距引导观者关注情节中的关键发展点,以产生更为强烈的叙事张力。
焦距的选择在视觉叙事中是一项重要而灵活的手段,可以创造出更具层次和表现力的画面,引导观者深入故事情节,并在视觉上和情感上产生更为深刻的共鸣。
本文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4年·第 13期· 12版
文、点评:耿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