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活着”的喜洲古建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21: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活着”的喜洲古建

喜洲镇,东傍洱海、西依苍山,是白族典型的商业集镇,有着“小上海”的美誉,这里是老舍笔下的“东方剑桥”,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悠久的历史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喜洲精巧高超的建筑艺术,喜洲又被称作“白族民居建筑博物馆”,镇内至今保留着明、清、民国以来各个时期不同特色的白族民居古建。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喜洲建筑在布局、方位上展现了白族人民独特的建筑审美和智慧。白族民居装饰也极其精美,集墨画、彩绘、木雕、砖砌、泥塑、镶嵌等为一体。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一座座白族民居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格局完整、保存完好的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是白族民居建筑历史发展的缩影,集中体现了白族民居的风格和艺术,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01年6月,喜洲白族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为了让这些历经时光洗礼的建筑焕发新的生机,大理市持续做好白族古建筑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工作,因地制宜,采用“一处一策”的方式,开展风貌改造提升,通过政府牵头,企业联动方式收储传统院落开展活化利用,实现对传统建筑有效保护,推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让古建筑“活”起来。

严子珍大院是喜洲镇较早开发的古建筑,建筑布局以白族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基本单位,院院相套、融贯一体。房屋装修主要有木雕、砖石雕、泥塑、彩绘以及大理石屏等,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后花园内还建有一幢西式楼房,整座大院中西合璧,是集白族民居建筑风格、商帮文化、白族风情等为一体的集中展示点,被誉为“白族民居的经典之作”。经过活化利用,严子珍大院已经成了喜洲著名景点——严家大院博物馆,成为了游客了解白族民居建筑、喜洲商贸文化的重要窗口。

20世纪30年代兴建的苍逸图书馆,在本着修旧如旧、保护第一的原则进行修缮后,保持了建筑外部的原有风貌,内部进行改造提升,成为了集书店、咖啡、文创一体的复式交流空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苍逸图书馆也成为展示喜洲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建筑经过活化利用,形成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既实现了有效保护,也为发展当地经济提供帮助。

现在,董澄农大院成为了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董苑迎宾馆;董金汉宅成了知名的“网红餐厅”翰林餐厅;杨品相宅成了成为集体验式旅行、教育游学、文化交流和社区互动全面结合的田园风情打卡点喜林苑……一座座“活着”的古建筑映射着喜洲文脉赓续、守正传承。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