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庄欣&周力:西藏艺术的人文盛宴
裴庄欣&周力:西藏艺术的人文盛宴
近日,西藏艺术家裴庄欣和周力分别在上海和拉萨举办了个展,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西藏艺术盛宴。这两个展览不仅展现了西藏独特的艺术魅力,更体现了艺术家们对这片神秘土地的深情厚谊。
裴庄欣:用画笔记录西藏人文图景
在上海醍醐艺术空间举办的“殿堂”展览,展出了裴庄欣近40幅西藏主题作品,包括油画、水彩和速写手稿。这些作品跨越半个世纪,展现了上世纪80年代西藏的人文图景。
裴庄欣1956年生于四川成都,15岁时随父亲下乡到西藏昌都,在修车场当学徒工。由于从小学习画画,他很快被车队政工人员发现,开始兼职为车队设计黑板报。两年后,他的作品《青春献给新西藏》在西藏日报上发表,这标志着他艺术生涯的开始。
1982年,毕业后的裴庄欣重返西藏工作,足迹遍布雪域高原。他不仅创作了大量反映西藏人文生活的作品,还参与了壁画临摹工作。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为自治区文管会复制大昭寺主殿2楼的唐代壁画。这项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让裴庄欣对西藏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1986年,裴庄欣在大昭寺内创作了耗时两年的巨作《殿堂》。这幅作品于1988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在《美术》杂志上彩色全页刊登,如今矗立在西藏美术馆展厅的正中央。这幅画作不仅展现了西藏的人文主义精神,更体现了艺术家对西藏艺术的深刻理解。
周力:以抽象艺术诠释西藏生命哲学
与此同时,在拉萨吉本岗艺术中心,周力的“四季”展览正在展出。这是周力首次在西藏举办个展,展出了她20多年来关于生命深层意义的探索作品,其中包括10幅全新创作的西藏主题作品。
周力199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女性抽象画家之一。2023年和2024年,她两次进藏考察,深入体验西藏文化。在考察过程中,她被藏地女性身上所蕴藏的坚韧、智慧和慈悲深深触动,这成为她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在吉本岗艺术中心的展览中,周力首次尝试使用西藏的矿物质颜料创作,化用了西藏壁画、尤其是四季女神壁画的主色调。她的作品结合了抽象与具象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西藏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览的策展人盛立宇博士表示,周力将西藏旅行中的感悟汇聚进画作,以吉本岗艺术中心——西藏首座古建筑保护性改造而成的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开启艺术生命的场所,邀请各位观众一起在“四季”的循环中寻找答案,这既是吉本岗艺术中心艺术访问项目的全新成果,也是各民族艺术交流历史脉络在当代的重要延续。
西藏艺术的独特魅力
裴庄欣和周力的展览,展现了西藏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人文价值。西藏艺术不仅是一种视觉表达,更是一种生命哲学和宗教艺术。它融合了自然风光、人文精神和宗教内涵,展现了西藏人民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通过这些展览,我们不仅能看到西藏的壮丽风光,更能感受到这片神秘土地上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内涵。西藏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西藏文化的窗口。
这两个展览将持续数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西藏艺术的机会。无论是裴庄欣的写实作品,还是周力的抽象艺术,都展现了西藏艺术的独特魅力,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