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归属感: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52: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归属感: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

归属感,作为人类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归属感的缺失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例如,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长达19年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的友谊质量(一种重要的归属感来源)与成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关联。那些在青少年时期难以建立和维持有意义友谊的个体,在成年后更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和自我概念不佳的情况。

01

什么是归属感?

归属感,简单来说,就是个体感受到自己被他人接纳、理解和支持的感觉。它来源于我们与他人建立的联系,可以是家庭、朋友、同事,甚至是共同的兴趣爱好群体。归属感让我们觉得自己是某个群体的一部分,这个群体认可我们的存在价值。

02

归属感缺失的心理影响

当归属感缺失时,人们可能会陷入一种被称为“空心病”的状态。北京大学心理系的徐凯文老师提出,“空心病”指的是一种价值观缺失所导致的心理障碍。患者会感到内心空洞、精神贫瘠,感受不到生命和活着的动力。具体表现包括:

  • 情绪低落、持续的心情不佳
  • 缺乏兴趣与激情
  • 对人际关系的冷漠
  • 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
  • 经常感到迷茫和焦虑
  • 睡眠困扰
  • 对待生活的被动态度

更严重的是,长期的归属感缺失可能导致抑郁或绝望,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法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专家Robert Neuburger认为,存在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个从出生开始持续建构的过程。如果在童年时期没有获得足够的爱、接纳与认可,或者在成年后遭遇重大打击,都可能导致存在感的丧失,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03

如何培养归属感?

  1. 建立有意义的关系链接: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特别是与志趣相投的人交往,可以增加我们的意义感和归属感。可以通过老照片、绘画、写信等方式,回溯和记录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探索“我是怎么长成的”。

  2. 体验纯粹的存在感:关注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情绪、想法,关注自己身处的场景,关注包裹着自己的这个世界。这让你能够感受到「全身心投入」的体验,从而放下焦虑、压力和烦恼。

  3. 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多去出走,多去体验不同的生活,问问自己,有什么是自己不给钱也愿意去做的。不要被社会时钟和他人的期待所束缚,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4. 创造支持性环境:对于父母和教育者来说,要重视青少年的社交需求,鼓励他们参与团体活动,如体育、教会青年团体或戏剧等。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避免过度沉迷。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归属感的缺失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正如耶鲁医学的研究指出,社交媒体的普及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加剧了人们的社交压力和心理负担。因此,培养归属感不仅是个体的心理需求,更是社会的责任。通过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以及创造支持性的环境,我们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找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记住,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就在那些接纳我们、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人群中。当我们感受到那份温暖的归属感时,就会发现,原来世界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值得期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