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失眠,中医教你安然入梦
告别失眠,中医教你安然入梦
每到夜晚,你是否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感觉自己日理万机,脑袋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法、有趣的事情、未来的计划。第二天醒来,只觉得非常困倦,脑袋昏沉,浑身不适,被迫开始了疲惫的一天。但是到了晚上,却又精神焕发,无法入睡。失眠,到底是为什么,中医有没有好办法治疗失眠?
“根本上是阳不入于阴的问题”,擅长治疗失眠的宋明山大夫告诉我们。阴阳相交接,人才能入眠。当阴阳之间的道路被阻塞了、阳亢阴虚了、阴阳两虚没力气交接了,都有可能导致失眠。只有补充好阴阳的能量、梳理清阴阳之间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治疗失眠。
什么样算是失眠了?
经常在床上辗转反侧10分钟才入睡,这算是失眠吗?宋大夫告诉我们,临床往往观察以下三个要素,只要具备一个就可以诊断为失眠:
- 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 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大于等于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
- 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小于六小时
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同时伴有白天疲劳、全身不适、注意力减退、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情绪波动、日间思睡等症状,就是失眠了。
失眠中医如何治疗?
宋大夫告诉我们,治疗失眠往往可以根据患者的睡眠情况,判断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他把失眠分为三个证型。
入睡困难型
有一些患者总是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这是阴精无法收敛住阳气,导致入睡困难,具体可以分为心火独亢,和阴精不足两类。
心火独亢型患者表现为:面赤,心烦,容易口舌生疮,小便黄赤,临床考虑交泰丸,用黄连清泻心火,肉桂将心火下引至肾水中。
阴精不足型患者表现为:体型偏瘦,头额偏尖锐,四肢细长,口唇干,眼睛干涩,皮肤容易干燥,手脚心夜间容易发热,精力体力不足,宋大夫推荐按揉太溪穴,按揉时间建议10~15分钟,弥补不足的阴精,收纳住上浮的虚火。
睡梦中容易醒型
还有些失眠的患者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段定点醒过来,这种睡梦中容易醒是为什么呢?宋大夫告诉我们,如果醒来多发生在晚上11点到3点之间,这属于肝胆经当令的时段,可能是肝胆火偏亢,导致阴不敛阳,需清泻肝火,他临床往往选用滋水清肝类方剂,居家推荐大家按揉内关穴,一次按揉10~15分钟,泻厥阴之火。
如果醒来多发生在凌晨3点到5点,这是肺经当令的时段,可能是肺中有痰火,痰火扰动了心神,导致常常在此时醒来。这样的患者往往有想咳嗽、吐痰的症状。居家可按揉尺泽穴,一次按揉10~15分钟,清泻肺中痰火。
总睡眠时间减少型
还有一类患者,随着年龄增大,总睡眠时间大大减少了。宋大夫告诉我们,从生理上来说,随着年纪变大,睡眠时间变少是正常现象。正如《内经》中讲道,“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阴精会在年入四十后逐渐减少,不易涵养阳气,睡眠时长自然就缩短了。但如果青中年人出现睡眠时间变短,就是操劳过度,阴精与阳气虚损导致的失眠了。对于这类患者,睡前可以躺在床上按揉关元穴、太溪穴,按揉时间10~15分钟,补益阴精和阳气。
治疗失眠临床心法
在临床治疗时,宋大夫告诉我们,在思考失眠证型的同时,观察患者的形、色、神、脉尤为重要。他提示我们“望神”的重要性。在失眠治疗中,要先诊察患者失眠是否有情志方面的影响。小儿失眠有一部分是因为受到惊吓;成人多是因忧、思、悲、焦虑、烦躁引发。
在望神之后,才考虑形的问题。判断是否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影响,判断脏腑、气血的虚实。同时,有表证则先解表。感冒会造成人体内气血流通状态的紊乱,进而诱发失眠。不能上手盯着失眠的症状,而要看整体仍然处在的这个“表证”,只要把这个表证解决了,失眠的问题往往迎刃而解。
宋明山医师
擅长调治:
- 小儿外感、消化不良、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等
- 妇儿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少、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
- 脾胃系疾病(返流性食管炎、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消化不良、腹胀等)
- 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眩晕等)
-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 突发性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荨麻疹、风疹等五官科、皮科疾病
- 新冠、流感后遗留胸闷、心慌、失眠、疲乏等
- 尤擅针药并用梳理气机,调整失眠、情怀不畅、颈肩腰腿痛等
常常失眠,精神疲倦?不用怕,理清失眠的原因,补阴精、泻心火、养阳气,安神志,祛外邪,调情志,就可以安然入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