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诈骗高发期,教你几招防骗术
婚姻诈骗高发期,教你几招防骗术
从一个真实案例说起
2024年8月,一位61岁的阿姨在婚恋网站上结识了一名自称是上校军官的男子梁某伟。在对方的甜言蜜语攻势下,她很快便对其产生了信任。随后,梁某伟以投资深圳某医疗项目为由,诱导她在某购物广场分三次向两名“币商”交付了总计66万元人民币。然而,当她试图提现更大金额时,却发现账户已被冻结,此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于是赶紧来到派出所报警。
这起案件并非个例。近年来,婚姻诈骗案件频发,不仅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心理创伤。因此,了解婚姻诈骗的常见类型和手段,掌握必要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自己免受其害至关重要。
婚姻诈骗的常见类型和手段
婚姻诈骗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网络婚恋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婚恋网站、社交平台等渠道,以虚假身份接近受害者,通过情感攻势建立信任后,诱使受害者进行投资或直接索要钱财。
跨国婚姻诈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跨国婚姻的特殊性,通过假结婚、假文件等方式骗取钱财。例如,在越南婚姻诈骗案例中,诈骗者会通过假身份、假文件或长期拖延策略来骗取高额礼金和手续费。
婚内诈骗: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非法占有另一方的个人财产。这种诈骗往往发生在夫妻共同财产之外,如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
如何预防婚姻诈骗
核实身份信息:在建立深入关系前,务必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包括姓名、职业、家庭背景等信息。可以通过官方渠道验证对方身份和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谨慎处理财物:对于涉及钱财的事项要格外谨慎,不要轻易转账或提供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如果对方提出投资建议,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避免盲目跟从。
选择合法中介:如果通过婚姻中介认识对象,一定要选择有政府许可的合法机构。这些机构受到政府监管,能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了解相关法律:熟悉婚姻法和诈骗罪的相关规定,一旦发现可疑行为,及时寻求法律帮助。对于婚内诈骗,如果一方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并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可能构成诈骗罪。
保持理性思考:在感情升温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被对方的甜言蜜语所迷惑,特别是在涉及钱财的问题上,更要保持警觉。
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我国法律,婚姻诈骗可能构成诈骗罪。如果诈骗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且数额较大,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 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结语
婚姻是人生大事,需要建立在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在追求爱情和婚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保持热情,也要保持理性,提高防范意识,避免成为婚姻诈骗的受害者。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法律帮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