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揭示:染发剂与癌症风险的惊人关联
哈佛研究揭示:染发剂与癌症风险的惊人关联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36年的研究揭示了染发剂与癌症风险的惊人关联。研究发现,使用永久性染发剂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增加9%,男性使用氧化型永久性染发剂则会使前列腺癌风险飙升77%。这一发现引发了公众对染发剂安全性的广泛关注。
染发剂中的"隐形杀手"
染发剂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暂时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氧化型)。其中,永久性染发剂使用最广泛,但也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种。这类染发剂中含有的芳香胺化合物,如联苯胺、对氨基联苯和2-萘胺等,是主要的致癌风险来源。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对苯二胺(PPD),这是一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三类致癌物的有机化合物。虽然其致癌性在动物和人类身上的证据尚不充分,但长期频繁接触仍可能带来健康隐患。此外,黑色染发剂中对苯二胺和重金属盐的含量最高,因此需要特别警惕。
行业标准:把好安全关
我国对染发剂成分有严格规定。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目前准许使用的染发剂成分共有74种,其他任何未列入清单的成分若要用于染发产品,都必须按照化妆品新原料进行申报。同时,染发剂作为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产品必须获得特殊化妆品注册证才能上市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标榜"天然"的染发剂也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例如,散沫花(指甲花)作为传统染发成分,虽然在某些条件下被认为是安全的,但并未被列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因此不能随意用于染发产品中。
如何安全染发
面对染发剂的安全隐患,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和使用呢?
选择合格产品:购买时要查看外包装是否有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国妆特字标识),不要轻信所谓的"纯天然"产品。
控制染发频率:建议一年染发次数不要超过2次,尤其是需要染黑的中老年人,更要减少染发频率。
做好过敏测试:染发前48-72小时,应在耳后或手肘内侧进行过敏测试,确保没有过敏反应后再使用。
关注特殊人群:染发剂过敏者、年老体弱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都不建议染发。
注意头皮健康:头皮有伤口或皮肤炎症时不要染发,避免化学物质通过伤口进入体内。
选择浅色系:研究显示,自然发色是浅色的人使用染发剂后患皮肤基底细胞癌的风险更高,因此建议选择与自然发色接近的浅色系。
染发虽然能带来外观上的改变,但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在追求美丽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谨慎选择和使用染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