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技术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技术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这里至今仍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基本格局,是苏州古城的“文化名片”。近年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字化技术赋能非遗保护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实现了对非遗项目的全面记录和永久保存。2024年,街区启动“数智古城”创新大赛,以“数智古城在苏州”为主题,面向全球征集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创意方案。大赛吸引了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米兰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学子和一批高水平设计机构的青年设计师参与,为古城保护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智慧景区建设方面,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建立了数字监控系统,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监测。同时,景区开发了智慧语音导游服务,游客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就能随时随地查看周边情况和收听语音讲解。此外,街区还引入了VR/AR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让非遗项目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在游客面前。
特色非遗项目展示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众多非遗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桃花坞木版年画。2023年9月,街区在大儒巷38号设立了桃花坞木版年画展示销售中心——一团和气馆,不仅展示了精美的年画作品,还提供了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年画制作过程。
此外,街区还定期举办“平江晒书节”“跨年盛典”“冬至大如年”等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参与。在街区的特色市集中,游客可以欣赏到苏绣、宋锦、缂丝、苏扇等非遗匠心,感受浓厚的江南文化氛围。
大规模资金支持与规划
2024年,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专项,获得2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这是苏州市唯一入选的项目,为古城保护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根据规划,项目范围西起临顿路,东至外城河,北至白塔东路,南到干将东路,将实施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历史风貌保护修复与提升、周边环境配套改善、基础设施与防灾设施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动态监测与智慧化管理等6大类54个项目。
街巷更新项目
为提升街区整体环境,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启动了街巷更新项目。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
- 街巷历史风貌保护修复与提升:建筑立面更新、道路铺装修补翻新、绿化空间更新等,涉及街巷总长约3298.5米
- 周边环境配套改善:口袋公园及街头绿地改造,总面积约1603.9平方米
通过这些措施,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为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未来,随着各项工程的推进,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必将成为展现江南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为非遗保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