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理学高调上春晚!你看懂了吗?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36: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学高调上春晚!你看懂了吗?

春节过完啦!每年春节,大家对春晚的讨论度都比较高。
而作为一个心理学人,我们发现今年的春晚里有很多的心理学元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找找春晚里面的心理学元素吧!
相声 —《导演的心事》
1.节目内容
导演发送信息问“在吗?”,随后导演又撤回了这条消息。由此引发出许多个内心想法来猜测导演的意思。

● 乐观想法:我认为他要给你加戏。
● 悲观想法:但是他给撤回了。
● 歪想法:我瞎说,瞎说。咱们主演的位置,是不是空缺很长时间了?
● 小念头:我想不通。刘谦的魔术是怎么变的?
2.心理学视角
CBT——认知行为治疗
这个相声节目其实是心理剧的形式,将心中的想法具像化出来了,把CBT流派思想搬上了舞台。
先做个简短的解释:CBT(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是认知行为治疗。我们都知道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与行为,而CBT则是通过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并加以纠正。
比如朋友邀请你参加聚会,但你有一些顾虑和担心让你产生焦虑、害怕的情绪。

于是你拒绝邀请,回避了和朋友见面。多次类似情况发生之后,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惯,你会越来越多的逃避并否认自己的社交能力,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不擅长社交的人。CBT的心理治疗师会帮你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改变你的“消极想法”。
我们把节目内容当做案例来分析,这可能会有助于我们的理解。
情境:这是一次你很重视的晋升机会,导演给你发消息问你在吗,却又撤回了这条消息,你会作何感想呢?
可能的认知1:(节目中的小红)肯定是好事!导演会给我加戏涨片酬,说不定让我当主演。
情绪:积极、乐观
行为:保持好心态,在拍摄中表现出最佳状态,被导演重用。
可能的认知2:(节目中的小灰)这真糟糕!准没好事,说不定不要我演了,这回可怎么办啊。
情绪:消极、抑郁
行为:疯狂的内耗自我否定,最终自我放弃给导演说自己演不了。
在一个事件发生之后,不同的认知导致不同的情绪,负面情绪的驱使下,做出了对自己无益的行为。CBT帮助人们识别错误或无益的认知方式,以更积极的态度应对生活。正如节目最后,主演给导演打电话询问,导演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带杯咖啡,但别人买完之后就撤回了。
本没有什么大事,我们却不断在心里设想各种情况,对自己内耗。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爱自己,做一个简单快乐的人。
小品 —《那能一样吗》
1.节目内容
节目讲述了一个“双标”现象的故事,一位妈妈对待同一件事情有截然相反的态度。比如同样是剩饭剩菜,妈妈不吃就是有毒变质,爸爸不吃就是浪费粮食。

2.心理学视角
基本归因错误:
是指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境的作用。
小品节目中这位妈妈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放在自己身上就是好的积极的,而放在他人的身上就是负面和消极的。这就是因为存在基本归因错误,在对他人行为进行解释的时候忽略了一些外部情境作用。
你的朋友谈恋爱付出过度,你理智的看待说她是恋爱脑,但放在自己身上就情有可原不是恋爱脑了?

果然,人的本质是双标。允许自己“双标”,才能理解别人“双标”。
换个视角来看当我们允许自己双标时,就可以做到对自己最大的接纳,承认自己有优点,也有缺点。
小品 —《开不了口》
1.节目内容
一位不善于夸赞自己儿子的父亲,面对儿子即将离家上学却始终开不了口表达赞美。

2.心理学视角
①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强迫性重复”
所谓“强迫性重复”指一个人不受控制地重复曾经的创伤体验,把自己置身于某些痛苦的经历之中。比如童年成长的环境充满苛责和不信任,那么长大后,也会对世界充满不信任和怀疑。
这个问题真的很经典了,尤其是在传统的中式家庭关系中非常普遍。我们会不自觉地用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自己及他人,其中一些带有伤害性的部分也会习得,如小品中父亲和儿子都说不出口赞美。
但是我们有主观能动性,我们要相信自己有改变的能力。
②依恋类型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与父母的相处方式将会影响我们长大在亲密关系中行为模式。可见原生家庭对每一个人的情感模式有极大的关系。分别有四种依恋模式:
1.安全型依恋:“我相信你,我们深爱对方”这类人群信任伴侣,容易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
2.焦虑型依恋:“我离不开你。” 这类人群敏感、患得患失。
3.回避型依恋:“别靠近我,我很烦。”这类人群对待亲密关系冷淡逃避。
4.恐惧型依恋:“我好害怕被抛弃”,这类人群既期待亲密,又害怕亲密。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其实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创伤,但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愿我们都能有勇气治愈自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