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超河南进前五,上海重夺十强席位
四川超河南进前五,上海重夺十强席位
2024年,中国省级GDP排名迎来重要变化:四川以64697.0亿元的经济总量再次超越河南,稳固了全国第五的位置;而上海则以53926.71亿元的GDP,成功重返全国十强之列。这一升一降,不仅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更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
四川:第三产业优势凸显
四川经济总量在2024年达到64697.0亿元,同比增长5.7%,这一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第四季度的强势表现。从季度数据来看,四川GDP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3%,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产业结构来看,四川在一产和三产上具有明显优势。2024年,四川第一产业增加值5619.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260.2亿元,特别是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领域,增速分别达到8.2%和6.9%,远高于河南的11.2%和1.6%。
六大优势产业支撑四川经济
四川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六大优势产业的有力支撑。这六大产业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和医药健康,既是四川的产业优势所在,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四川首个万亿级产业,2024年前4月增加值同比增长4.4%,生产液晶显示屏2.5亿片、集成电路41.3亿块,同比分别增长21.8%和11.3%。医药健康产业同样表现亮眼,四川拥有9000余种中药材资源,中药资源品种数和道地药材数均居全国第一,已建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基地和血液制品生产基地。
上海: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上海经济的复苏之路,展现了中国一线城市的发展韧性。2024年,上海GDP达到53926.71亿元,同比增长5.0%,成功迈入5万亿元以上新阶段。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海在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的持续发力。
上海重点培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2024年这三大产业规模已达到1.8万亿元。同时,上海启动运行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高水平开放释放发展新动能
上海经济的快速复苏,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支撑。上海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首次在全国范围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2024年,上海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1位,新能源汽车产销数量均突破1200万辆,继续领跑全球。
未来展望:区域协同发展开创新局
四川和上海的经济表现,展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四川作为西部大省的崛起,体现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而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作用,彰显了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展望未来,四川将继续发挥六大优势产业的引领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则将依托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优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两地的协同发展,将为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