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研究院引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浪潮
璧山研究院引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浪潮
近年来,重庆璧山区积极探索“研究院经济”模式,通过搭建中试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璧山研究院已与国内外20多所高校、30多个实验室、50多家单位达成合作关系,精准转化近700项高价值原创专利技术,孵化落地57个“硬科技”项目。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璧山模式”
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璧山研究院通过“补链强链延链”工程,成功推动多项高价值技术产业化。例如,研究院与重庆理工大学共建的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院,聚焦新能源汽车、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检测三大领域,带动璧山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质变。
当前,璧山区已形成动力电池系统、电驱系统、底盘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汽车领域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35家,规上工业产值突破600亿元,新能源汽车电驱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特色产业集群。
政策支持为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璧山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鼓励科技创新二十五条政策》为企业研发投入、科研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支持。同时,璧山还通过建立“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此外,璧山区还积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20多所高校、30多个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了55家独立法人研究院。通过深挖潜力、分类施策、精准匹配等举措,璧山区成功挖掘出700余项具备转化条件的专利技术成果,并推动其实现产业化落地。
未来展望:打造西部科技创新高地
璧山区正以“研究院经济”模式为引领,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新优势。下一步,璧山将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产业,通过持续引进新项目、着力培育本地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提升龙头企业规模质量、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同时,璧山区还将进一步优化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强化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重庆生命科技城、璧山国家高新区三大创新平台支撑作用,持续深化“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路径,加快构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