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积分兑换套路深:价格虚高、商品质量差、诈骗频发
电信积分兑换套路深:价格虚高、商品质量差、诈骗频发
近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关于积分兑换消费的调查报告,其中中国电信的积分兑换服务被点名存在诸多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积分兑换乱象丛生
调查报告显示,当前积分兑换市场存在七大突出问题,其中中国电信在多个方面表现不佳:
价格虚高:调查发现,中国电信积分商城的部分商品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例如,一款“中粮福临门自然香黑龙江长粒香米5kg”在积分商城的兑换价格就远高于其他平台。
可兑换产品少:有47.7%的消费者反映积分兑换时可选择的商品或服务较少。中国电信积分商城的产品种类有限,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兑换套路多:部分消费者反映在兑换过程中遇到强制消费的情况,如必须选择分期支付等。此外,积分规则不透明、兑换流程复杂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商品质量堪忧:超过36%的消费者认为积分兑换的商品质量一般或较差。调查人员在体验中发现,部分商品存在包装破损、货不对板等问题,甚至有三无产品流入积分商城。
积分清零不提醒:66%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积分到期清零且未收到提醒的情况。这种做法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售后服务差:38.8%的消费者反映积分兑换产品存在无法退货的问题,38%的消费者遇到退货只退现金不退积分的情况。
诈骗频发,用户需警惕
除了正规渠道的积分兑换问题,电信用户还需要警惕积分兑换诈骗。近期,郑州的赵先生就遭遇了一起典型的积分兑换诈骗:
赵先生收到一条显示有35680积分即将到期的短信,短信中附带了一个“积分商城”的链接。赵先生误以为是某通信公司发送的短信,便打开了短信中的链接,发现该“积分商城”内的商品都远低于市场价,并且积分还能抵扣不少费用。心动之下,赵先生用积分+数百元在网页中换购了商品。随后,商品平台来电称由于购买人员太多,需排队陆续发货,但如购物满5000元则可提前发货。信以为真的赵先生根据客服要求凑单至5000元,但事后想申请退款却发现平台并无退款入口,赵先生这才发觉自己被骗。
此类诈骗通常采用以下套路:
- 通过伪基站发送积分到期的虚假短信
- 引诱用户点击钓鱼网站链接
- 诱使用户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
- 以“优先发货”等借口诱使用户追加投入
- 最终既不发货也不退款,甚至盗取用户资金
如何安全兑换积分
面对电信积分兑换的种种问题,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呢?
通过官方渠道兑换:一定要通过中国电信官方渠道进行积分兑换,如营业厅、网上营业厅或手机客户端。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积分兑换短信或电话。
核实信息真伪:收到积分兑换信息后,可以通过官方客服电话或APP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谨慎对待需要补差价的活动:对于需要额外支付现金的积分兑换活动要格外谨慎,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或透露个人信息。
保留相关证据:在兑换过程中注意保存相关记录,如短信、网页截图等,以便在遇到问题时维权。
及时使用积分:定期检查积分余额,及时使用,避免因过期而损失。
电信积分兑换本应是回馈用户的一种方式,但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和诈骗风险,让消费者在享受优惠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积分兑换市场的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也提醒广大用户提高防范意识,谨慎对待积分兑换活动。